從宣布全國三級警戒,停課不停學,緊接著暑假的到來與結束,對於許多孩子來說,長時間處在居家的狀態,這時返校開學的按鈕被啟動。

 

老師,我們回來了。

 

班級常規的寬容值設定

 

由於孩子們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脫離了校園,窩在家中,這時孩子們一一走進校園,班級裡,或許顯得浮躁了些。

 

在這種狀態下,或許老師可以在班級常規上,多些寬容值,先不做過度的要求。

 

讓同學們了解,由於彼此都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在家的狀態,因此對剛開學的這一兩週,老師在班級常規的要求上,或許會打個折扣,有些短暫的蜜月期,彼此的寬容。

 

然而,隨著時間過去,老師將逐漸要求,回復到原先的班級常規設定。

 

界限的拿捏

 

給孩子寬容值,這時孩子依然要維持應有的界限,這裡關係到人與人之間相互的尊重,以及在不侵犯他人受教的權利下,不影響老師班級經營的干擾下,孩子依然得在合理範圍內,懂得拿捏分寸。

 

自由,某種程度是在自律的狀態下才產生。讓孩子了解,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應該有的界限,應該有的分寸,依然的要遵守。

 

分組的醞釀與破冰

 

開學之後,由於有些孩子在分組適應上,需要一些時間。或許,先前在分組的經驗上,總是容易被排擠,疏離。

 

建議開學時,老師可以先採取按照學號,例如1號至4號, 5號至8號,以強迫分組的方式,讓孩子能夠在組別中被接納。

 

再逐漸地觀察孩子在班上的人際互動狀態,以避免一開始採取讓孩子們自己找的自然分組,導致有些弱勢的孩子,或者是在社交技巧上比較匱乏的孩子,容易被忽略或一直無法順利的進行分組。

 

營造平靜的情境

 

為了使孩子們的浮躁情緒可以適時減緩,老師可以引導班上的孩子,進行腦力激盪。例如在校園裡的什麼情境,可以讓自己的心情維持平靜?無論是,下課時間到生態池,操場邊,或涼亭下,某一間廁所,或是圖書館等。

 

或是散散步,閱讀,抬頭欣賞天空雲朵的變化,看著校園裡花朵,樹葉等,只要能夠轉移注意力,或任何儀式,能使自己維持情緒平靜皆可。

 


 

PhotoAndrea Piacquadio, CC License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