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常說,當家中有兩個、三個以上的孩子,這時你就會面臨孩子不時向你抱怨,「不公平、偏心」,你就得要來面對孩子故意、尋求關注、手足爭寵的議題。

當孩子拋出這些抱怨,對於父母來說,第一時間很容易向孩子說道理。

無論是「以前弟弟妹妹沒有出生的時候,爸爸媽媽也是要照顧你啊!」

「你長大了,有些事情你可以自己來,弟弟妹妹需要照顧。」

「你是哥哥,是姐姐,你應該讓弟弟啊!讓妹妹啊!」

「和弟弟妹妹分享,幹嘛那麼小氣?」

「你應該要了解,應該要懂事,爸爸媽媽這麼忙,你不要在旁邊吵。」

這些話,聽起來似乎言之有理,但當我們開始說出這些抱怨,理由,這些想要說服孩子的話語。

這時,你會發現,我們說的越多,就越容易把孩子推到更遠的方向去。

你會發現,孩子開始出現各式各樣,讓你頭痛的小問題。

一下子,喝水喝的滿身都是。一下子弟弟妹妹在睡覺,卻不時在一旁吵鬧。一下子怪東又怪西,最後根本不把你的話聽進去,讓你頭痛不已。得要花許多的時間,一個一個來處理。在這處理的過程中,更加拉大彼此的距離,更加壞了彼此的關係。

面對手足爭寵的抱怨,建議爸媽先聆聽,不要急於想要說服孩子,希望他改變。

同時,與孩子增加個別相處的時間,這些獨處的時間非常的重要。時間不用多,時間不用長,但在這個時間裡卻是全然的相處。

在這相處過程中,請特別提醒自己,並不在於陪伴孩子做功課,準備考試,以符合大人對於成績的期待。

孩子要的並不是這些,他要的是全然的陪伴。

有時,對孩子來說,就是一起玩,一起聊,如此簡單而已。

提醒自己,在這陪伴的時間裡,並不是為了等待哥哥姐姐下課,或出門幫弟弟妹妹買東西。別讓孩子認為自己的存在,像工具人一樣,這時很容易令孩子感到反感。

先從與孩子獨處的時間開始,試試看,你將發現孩子的情緒行為將有所改變。

當然,你也可以與手足一起玩遊戲,培養親子與手足之間的感情。只是,請提醒自己,如果有分隊,可別老是選擇年幼的那一邊。因此,少些競爭,論輸贏的遊戲,多些合作的練習,彼此和樂也容易。


Photokanchanachitkhamma, CC License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