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有沒有記下來?」


「好奇怪,我有記下來啊,老師交代的事情我都寫在紙上,但是那一張紙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我也會寫在筆記本上,可是我忘記是在哪一本了?」


「你到處寫,到處記,難怪一直找不到,你是不會把所有的待辦事項,都寫在同一個筆記本上?」


當然,你會發現,最後他還是忘記把那一本筆記帶在身上。

 

過動兒會長大,當然,就得逐漸的對自己的待辦事項負起責任。

 

當有一天,畢了業,出了社會,職場上很現實,也很殘酷,是不會管你以前是否是ADHD

 

該做的事情,忘了,沒做,做不齊全,丟三落四,拖延……最後的結局就是,請回家。公司很難接受不負責任的自己。雖然,對於ADHD孩子與成人來說,自己也是萬般不願意。

 

對自己負責,就從待辦事項的紀錄做起。



這關於一個良好習慣的建立,一種長期良好的行為模式的建立。

 

如同孩子想要把筆記本或自我提醒單張隨身攜帶,這本筆記本的大小就要以能夠隨身攜帶為原則,自我提醒單張也得總是放在固定的口袋裡(請記得,可別一起隨衣送進洗衣機裡)。

孩子須隨時拿出來檢視,這一天,這一週,最近這兩個禮拜,一個月,甚至於一學期的待辦事項或重要事項。

行事曆、筆記本或自我提醒單張,主要是讓孩子不要太依賴記在腦中,畢竟記在腦海裡面,負荷量太重,我們也可能隨時會忘記。

孩子要記得的是,把行事曆、筆記本或自我提醒單張拿出來看,拿出來翻,再把行事曆、筆記本或自我提醒單張放在原來的地方,這個動作的建立要讓孩子能夠自動化。


順利的將行事曆、筆記本或自我提醒單張拿出來翻,把行事曆、筆記本或自我提醒單張放回原來的地方,這時刻意的演練,不時的演練,反復再反復的演練,直接行動成為很是關鍵的一件事情。

不需要重復的提醒他,因為重復的提醒,到最後孩子會成為另外一種的依賴,我們不提醒他,他就不會看。

孩子必須要練習一種自動提醒,以主動告知自己的方式,例如孩子是否採取一種定時在看行事曆、筆記本或自我提醒單張,比如每一節的下課或整點,或起床後,睡覺前,把這個習慣建立起來。

習慣的養成,說容易也容易,關鍵在於自己願不願意去行動。

在做的過程中,讓孩子試著把自己的行動具體的步驟說出來,將內容說出來,這部分將有助於讓孩子更加熟悉自己眼前所看到的內容。

我會建議孩子將待辦事項逐條地一一地寫下來,完成之後,再用筆在前面打個勾,寫上OK,或畫線都可以。不要把已完成內容擦掉,至少我們可以留下做筆記的痕跡。

 



Photo
Kaboompics .com, CC Licensed.

* 本篇文章同步刊登在《未來Family》數位專欄『過動的美好天地』 


 

《覺察孩子的焦慮危機》

 

博客來:https://reurl.cc/v1rbNa

 

金石堂:https://reurl.cc/EzkNAn

 

誠品:https://reurl.cc/gm9bOz

 

TAAZE讀冊生活:https://reurl.cc/VXKZAQ

 

全省各大書店販售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