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對於孩子們來說,死亡到底是什麼模樣?

是冰冷?是恐怖?是模糊?

許多時候,我們大人並沒有很清楚來告訴他們。

然而,面對眼前死亡的動物,逝去的生命,孩子們依然可以為眼前消逝的動物,來進行最後的告別。

這種告別,也在於撫慰生者與眼前逝者之間的關係。

當然,告別與儀式,往往也具有療癒的作用。

也重新賦予了我們,如何解釋彼此之間的關係,以及生命可能存在的意義。

或許,對於許多人來說,終其一生,最後依然無法瞭解,人的一生到底最後是為了什麼?

但這一點,是否重要?

說真的,到現在,連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

有時,告別的儀式,可以是很溫暖,很溫馨,很別開生面,很繽紛,很有色彩的。

告別的儀式,是否一定要傷心、難過?是否一定要驚悚、恐懼?

說真的,沒有一定的規定。

反而,當小時候,在街上,遇到一些喪禮的儀式,在沒有大人的告知,解釋,或在沒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自己很容易會被眼前的畫面所驚嚇。

而讓自己對於這樣的儀式感到畏懼,甚至對於死亡,充滿了恐懼。

大人如何看待,說真的,也決定了孩子如何來面對死亡這件事,面對生命中,各種生離死別,分離、道別、告別。

這些事,真的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和孩子逐漸的來建立。

死亡,並不可怕。或許,讓我們換個方式來看待。

也許,逝者以長存在你我心裡,在空氣中,在我們的腦海裡,永不退去。-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跟小鳥道別》
(The Dead Bird)
作者: 瑪格麗特‧懷茲‧布朗
原文作者: Margaret Wise Brown
譯者: 賴嘉綾
繪者: 克里斯汀‧羅賓遜(Christian Robinson)
出版社:玉山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