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力心激盪:提升星兒問題解決力 文/王意中臨床心理師(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負責心理師)

「怎麼辦?怎麼辦?學習單到底放在哪裡,我找不到,怎麼辦?」小鯨反覆嘴巴碎唸著,不時摳弄或咬著手指頭,神情緊張地左顧右盼。時而將書包裡的物品全部倒出來,時而又探頭抽屜,伸手慌亂地撥弄著。講台上的導師這時有些不耐地發出尖銳的催促聲「小鯨,你到底找到了沒?全班就只剩你一個人,大家都在等你,不要浪費老師太多時間,我們要開始上課了。」

 

導師這麼一說,讓小鯨的情緒更顯得激動,口中不時發出「咦、咦、咦」,時而雙手抓亂著頭髮,時而用拳頭猛捶自己的頭,這幾近歇斯底里的景象,讓教室裡起了一陣騷動。

 

「老師,我來幫他找啦!」阿元二話不說,一手就將小鯨的書包拿了過來。這突如其來看似熱心但又粗魯的舉動,簡直讓小鯨的情緒開關跳電,發狂似地猛捶著阿元,眼前的場面讓導師完全無法招架。

 

「太誇張了,只是找一張學習單竟然會鬧成這樣?」導師不以為然地邊說著,邊改起桌上的國語考卷。這事不關己的態度,讓一旁的資源班老師和小鯨媽有些面面相覷。

 

「老師,我想小鯨不會是在鬧,這你可能誤會了。」「這不是在鬧脾氣,不然是什麼?哪個同學的反應像他這樣,害我又得花時間和阿元媽解釋他臉上的傷。」導師從眼鏡上方瞪視著小鯨媽,直覺地認為她在幫孩子找藉口。

 

小鯨媽試著深呼吸,放慢說話的速度與語調,讓心中焦躁的情緒先趨於緩和,因為她知道自己需要能夠很沉穩地和眼前的導師好好溝通。

 

「老師,我想你應該知道小鯨是亞斯伯格症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其實有一些他們常有的地雷。嗯,我必須先說明,我不是在幫小鯨找藉口,而是當他遇到問題不知道該如何解決時,情緒是很容易慌亂。這時一旁的人如果無法了解他,又多出一些無謂的刺激,這是很容易讓小鯨更加焦慮,更加不知所措,更加失控。」小鯨媽眼神移向一旁的資源班老師,繼續說著「所以不只小鯨需要提升他面對問題的解決能力,其實我們大人也是一樣得想想有沒有好的問題解決方式,這也是我們今天為什麼花時間坐在這邊討論,腦力激盪因應對策。

 

面對亞斯伯格症與高功能自閉症孩子,有時受限於思考的二分僵化、對於問題解決的缺乏彈性,因此常常可以看見星兒們總是使用同一套的方式做為問題的解套。

 

問題如果能夠順利解套,當然是很好的一件事。只是往往在解決問題上,常陷入迷宮中,不時如鬼打牆般,像迴圈一樣無盡地繞啊繞,終將愈繞情緒愈焦躁。當負向情緒如同海嘯般鋪天蓋地襲來時,這時問題解決就沒轍了。

 

引導星兒於平時學習有效的問題解決及行動力,讓他理解及接受面對眼前的問題困境,不會只有一種固定的解題模式。因此,腦力激盪就是平時需要好好練功的課題。有好的問題解決能力,情緒就能夠維持在最佳狀態。同時,問題解決力也形成了星兒的生活方式。懂得在什麼情況下,自己可以決定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因應。

 

在演講與諮詢中,常和父母、老師與聽眾分享這問題解決的五步驟。

1.停!什麼問題?

2.有哪些方法?

3.哪一個方法最好?

4.做做看!

5.行得通嗎?

 

各位在運用這五步驟時,建議您同時思考星兒的身心特質,無論是屬於他們的優勢或弱勢,再同時組合出最適合您家孩子的問題解決秘笈。既然是秘訣,所以別忘了,這些能力的訓練可是在平時就需要練就一番武功,同時您是需要有一本專屬自己的筆記(無論是書寫或數位),做為您的問題解決秘笈。

 

 

1.停!什麼問題?

這步驟,主要是讓孩子在第一時間能夠明確地確認眼前所遭遇的狀況。在練習自我對話時(平時先讓孩子大聲說出來),建議以正向的表達替代。以上述小鯨找學習單的例子,與其使用負向的提醒「我的學習單不見了」,或許可以調整為「我該如何找到學習單」。前者,容易讓星兒將思緒一直陷入「不見了」的恐慌中。後者,則可以讓孩子聚焦在「解決」這件事情上。

 

2.有哪些方法?

為什麼前面不時強調問題解決能力的訓練是需要在平時演練。請記得「有哪些方法?」這步驟並不是只給星兒知識上的告知,而是平時將這些方法腦力激盪出來後,接著開始進行實務演練會是相當重要的關鍵。如果只是「知道」,其實孩子在沒有「經驗」的情況下,還是很難將所收集到的策略好好地拿出來使用。

 

3.哪一個方法最好?

在問題解決力的訓練上,對於星兒父母的挑戰,有一部分在於如何調整孩子僵化的想法或行為模式。你會發現部分亞斯伯格症與高功能自閉症孩子總是習慣使用特定的解決方式,而這方式往往沒有考量實際的狀況,因此也常讓孩子陷入無解的困境中。 哪一個方法最好?這步驟讓孩子能夠慢慢懂得,並接受不同的問題,可能會有不同的最佳解決策略。如果以上述小鯨的學習單為例,在平時的演練中,可能發現最好的方式是作業本,一本一本拿出來翻閱、仔細尋找會是比較妥當。如果像在教室裡,將整個書包倒出來,可能會讓自己更加混亂。

 

4.做做看!

請記得,再次強調問題解決力是一種行動力,您與孩子的執行力非常重要。當孩子選定好了第三步驟「哪一個方法最好?」,這時,實際操作做做看,才能夠讓孩子真實感受到是否有所效果。同時在動手做的過程中,累積屬於自己的經驗值。

 

5.行得通嗎?

這就如同拿起一串鑰匙開門一樣,眼前的三把鑰匙到底是哪一把才能將門開啟。有了第四步驟「做做看!」之後,接著就可以開始讓星兒來判斷門有沒有打開?這方法行得通嗎?就像把作業一本一本拿起來翻,學習單找的到嗎?

 

變通,是亞斯伯格症與高功能自閉症孩子在問題解決力的培養上,最大的挑戰之一,也是最需要養成的能力之一。學習接受此路不通,再優雅地、心平氣和地選擇另一道問題解決方式因應。如同走迷宮一樣,最後仍然能夠順利地找到目的地。

 

試著將上述這問題解決的五個步驟,如同電腦程式般輸入在孩子的經驗裡,再不斷地執行這程式。有些能力是需要不斷地練習、再練習,最後終究能夠自動化地提取。問題解決力的訓練,在道理上也是一樣。

 

當然,以上從書包尋找學習單僅僅是生活中的一個小例子,問題解決力的運用是無所不在的。無論是面對自己的人際關係、課業學習、日常生活能力,當然也包括情緒管理等。

 

「有哪些方法?」在你和孩子腦力激盪時,或許可以先靜下心來想想,過去在類似情境的成功經驗。並試著親子共同將這些經驗萃取記錄下來,以累積自己與孩子的問題解決功力,讓問題解決的秘笈升等。當然,請也別忘了,問題解決力的提升不會是孩子個人的事,在親職教養與班級經營上,期待也能共同發揮有效的問題解決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