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動兒如何看待自己?其實,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相對的優勢特質,以及待改善的能力,過動兒也不例外。了解自己的弱點,瞭解自己待需要改善的問題,合理的接受每個人的不完美。對孩子來說,他必須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在自我控制上較為薄弱的一些特質,這一點毋庸置疑。

當孩子選擇否認或逃避面對,不但無濟於事,更很容易讓自己陷入更多的困頓。讓自己的生活、學習、以及人際關係等更加的惡化。但也別讓孩子因此全盤的否定自己,或因此把自己的注意力、過動、衝動等問題擱置不理。

或以ADHD做為擋箭牌,推託之詞或藉口。例如常與人打架或爭執,沒辦法誰叫我是過動兒行為容易克制不住而衝動?!作業考試成績不理想,沒辦法誰叫我是過動兒,注意力沒辦法集中?!

我經常強調一件事情:當孩子畢業進入社會工作,其實社會上並不會去關心你是不是過動兒?是不是有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困擾?他要的就是你的表現。這一點很殘酷,卻也很現實。當然,對於過動兒本身也並不公平。但是又何奈?

然而,今天如果我們願意面對自己的特質與問題。在了解之後,自己願意嘗試改變。當然,這段改變的過程,並不是那麼的容易。但至少自己努力過,雖然挫折不斷,卻也問心無愧。更何況,對於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孩子來說,行為改變的可塑性其實是相當高的。

孩子是否能夠勇於面對自己的狀況,這一點也關係到身旁的父母以及老師們如何看待孩子本身注意力缺陷過動症這件事。如果我們總是選擇抱怨,對於孩子不時惹出的狀況,顯得不以為然或不耐煩。這時,卻也加深孩子對自己的放棄,以及無能為力。

讓孩子瞭解,當自己真的需要被協助。這時,嘗試練習勇敢脫口而出。例如「老師,我的專注力不理想,是否可以請你在說話時,試著放慢速度,一段話一段話說,在重要的地方加重語氣。這樣會讓我比較容易專心及掌握你所要說的訊息。」

當我們在說「他是過動兒」時,心裡是需要隨時提醒自己,「他是一個國小三年級的小男生,他有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困擾。」我會這麼強調,主要在於當我們面對眼前患有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孩子,依然希望能夠關照到他,屬於一般孩子也會有的需求與感受。而對於孩子本身與其他孩子較為殊異的特質,例如專注力缺陷或活動量與衝動控制的匱乏,仍然需要周遭他人給予合理的看待、接納及提供必要的協助。與其急於要孩子改變,我想先從我們改變會比較容易。

讓我們一起引導孩子勇於認識以及面對自己的特質,和孩子一起討論出自己需要被協助的地方。陪伴孩子,一起走過這段ADHD的成長路途。


PhotoPawel Loj, CC Licensed.

* 本篇文章同步刊登在《未來Family》數位專欄『過動的美好天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