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不能一個人玩?和別的小朋友玩,對我自己帶來災難,我為什麼不能一個人玩?」這句話,一直在我腦海裡不斷地思索著。

為什麼不能?說真的,當那一天,一個亞斯伯格症的小學生對我這麼問著時,我還真的一時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一開始,我心裡也疑惑著:如果一個孩子,自己一個人玩的自得其樂,那我們到底要不要「強迫」他加入團體,讓他學習如何與同儕相處?

沒錯,這世界上,是一個群體的社會,人與人之間,是無法獨立切割的。要說彼此沒有任何交集,這真的很難存在。

這也就是說,在成長過程中,孩子是一定也得要面對跟其他人的互動。這躲不掉的。而且,也沒有必要躲。

一個人玩,自得其樂,很好。但是,在現實中,當孩子真的需要和兩個人、三個人,甚至於一組人互相共事的話。這時,他依然還是需要具備能夠與團體互動的能力與經驗。

有時,我會思索:亞斯伯格症孩子是喜歡一個人?還是起因於,他與同儕互動過程中,所缺乏的社交技巧能力。當然,可能存在的人際關係挫折,也很容易讓他選擇了逃避。或許,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認定我一個人玩,很好,來掩飾他在人與人之間無法交流的困境。

真的是一個人比較好嗎?還是孩子尚未找到友善的同儕願意和他互動,願意接納他。對亞斯伯格症孩子來說,過往人際互動的經驗值是非常關鍵的一件事。

如果一開始,孩子在人際互動上搞砸了,是很容易讓他在黑白二分的想法開關中,立即切換:跟別的小朋友玩,是會對自己帶來災難的偏執想法。

但是,當孩子一個人跑去生態池。如果,這時有共同興趣的小朋友,或好奇的同學也來到生態池,彼此交流、分享、討論、共同合作。我想,這也有助於讓亞斯伯格症孩子逐漸打破一個人玩的執著或逃避。

其實,實務上,常常看到一種現象。當亞斯伯格症孩子在人群中被接受了,他的執著也很容易逐漸融化。當同學們也願意和他一起玩或分享,他也很樂意慢慢調整自己的適應,同時也努力學習掌控自我的焦慮,而樂於與友善的同儕共處。

請打破亞斯伯格症一個人的刻板印象吧!邀他一起來玩吧!



Photo:John Wilkinson, CC Licensed.

* 本篇文章同步刊登在【親子天下嚴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