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自閉症孩子參與課程的注意事項,我常常會和相關老師以及治療師們分享自己的實務經驗:一開始,最好讓這些孩子做他所熟悉、擅長的事情。在課程結束前,也請記得讓這些孩子做他喜歡的、熟悉的事情。

這樣的考量,主要在於讓課程一開始,先讓自閉兒可以處在熟悉的狀態,強化他們對於情境轉換的適應。對於自閉兒來說,剛接觸一個新的情境,總是容易處在焦慮不安。雖然,孩子可能每週接受療育一次,但對自閉兒來說,經過一個星期,情境經驗又是全新的開始。

因為新而帶來了許多的不確定性,因為陌生也讓孩子處在一種緊張的狀態。試著在焦慮情緒比較緩和的情況下,讓孩子逐漸熟悉這陌生的情境。

同時,在課程結束前,讓自閉兒做自己喜歡的事、擅長的事、重複的事。這樣考量的目的在於降低孩子在離開這個情境時,處在一種激動或負面的情緒狀態。

由於自閉兒很容易對事物產生非黑即白的二分經驗與印象。因此,當課程結束時,如果讓自閉兒陷入在一種生氣、焦慮、易怒或激動的情緒。這時,很容易讓他對於眼前的課程產生排斥,相對地也很容易造成他對於下次上課產生抗拒。

那麼該如何安排當次自閉兒所需要進行的課程目標(他所陌生的新事物、相對較困難的事物)?這時,提醒相關的老師以及治療師們,可以試著將此目標設計在課程中段時間,讓自閉兒接受新的嘗試與課程。

當欲提供新的課程、挑戰的內容給自閉兒前,我們一定得要有心理上與認知上的準備:眼前的活動與事物,對於當下自閉症孩子來說,他所能夠掌握的程度,以及能力的落差,到底有多少?

對於自閉兒的學習,建議多優先給與動作說明與行動示範,讓孩子有所遵循。在這個情況下,他相對比較容易進入學習的情境。同時,別忘了,重複性對於自閉兒的學習是非常關鍵的一件事。除了有助於讓孩子的心情趨於安心與穩定,另外如同其他人的學習一樣,透過反覆的練習,讓孩子更加的熟練。

對於自閉症孩子來說,做相同的事情,做會的事情,做自己熟悉的事情,往往讓他的主動性自然而然呈現出來。面對新的、陌生的、相對困難的事物,提醒自己採取漸進的方式。必要時,前進兩步退一步,給彼此多一些餘裕的時間。




Photo:Mandie S, CC Licensed.

* 本篇文章同步刊登在【親子天下嚴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