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孩子一直咬手指,是怎麼了?

請問專家,我家老大今年國小三年級,在校人際關係普通,功課也還可以,但他一直無法改掉咬手指頭的壞習慣。他常常是在看電視看得很專心時,會咬手指或隨手取得的物品,比如抱枕。我曾問他是不是有心事或壓力,他說:「沒有啊!」他也說不出原因,我應該怎麼處理呢?



A:咬手指所要透露的訊息,一般反映著孩子的不安與焦慮。因此,當下的糾正、制止或責罵,建議你優先丟至資源回收桶,再予以刪除。

 


一、反映孩子當下的情緒。「媽媽感覺你咬著指甲似乎有些焦慮,是否願意和媽媽說說你在擔心什麼?」或許你很有可能收到孩子的制式回答「我沒有啊?」「我不知道。」但是,請不要氣餒,焦慮通常對於當事人來說,往往很模糊或抽象,特別是對孩子更是如此。但你所做的情緒反映,已經初步讓孩子的不安或焦慮能夠適時獲得同理。

 


二、焦慮總是躲在壓力細節裡。焦慮有時像《神隱少女》動畫裡的鬼魂般,模糊的讓孩子無法辨識出它的模樣。要讓焦慮現形,請一起與孩子如剝洋蔥或拆解俄羅斯娃娃一般,一層一層剖析躲藏在敏感孩子心靈裡,攪亂平靜心靈的壓力源。「是什麼樣的想法會讓你感到焦慮、不自在?」「當你在咬手指時,馬上想到的會是什麼?」

 


三、問題連環解。如果你已經順利萃取出孩子焦慮的的壓力源,接著要做的功課,就是針對孩子眼前的問題,如同解連環一般,一起與孩子腦力激盪奮力化解。

 


四、趴趴熊的放鬆轉移。試著觀察孩子在做哪些事,整個身體是像趴趴熊般的放鬆,笑容總是柔和與自在。孩子需要多經驗這些生活事物,讓孩子的注意力適度從自己所擔心的事物,如同鋒面一樣逐漸轉移,讓心情自由自在是遠離焦慮咬手指的入門票。(王意中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

 

 

原文章網址: http://parenting.cw.com.tw/QA/QATopic.action?id=507&idType=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