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分組這件事,我想應該可以再更細膩。讓孩子自由分組,或者由大人強迫分組,甚至於憑運氣抽籤,各有不同的考量。
當然,在進行分組這件事情上,對於老師來說,如果能夠在第一時間掌握每個孩子在班上這生態的優劣狀況,小朋友之間的關係連結強度,及班上成員的特質。無論是主導性、輔助配合、參與、相對弱勢、遭受排擠、衝突,或者自以為是、唯我獨尊等,都有助於進行分組的決定。
當然,透過自然分組,在找與被找之間,在邀請與拒絕之際,透過一次又一次的選擇、交手與互動。孩子在形成小組的過程中,多少得經歷團體的動力。同時,每個小朋友多少也得啟動自己的社交天線,及展現人際互動能力。
只是,不同身心特質與能力的孩子,在面對這複雜的團體動力時,各自也存在著不同的感受。無論是趨近,或是逃避。
說真的,不像學科學習,例如當數學不會,把評量、考卷擺在那邊。一個月後,它還是平放在桌上,等待你去解題。這種單向式的關係,相對單純。
但人際關係的互動卻相對微妙、複雜許多。或許,這一節原先和你一起玩的同學,可能到下一節就因其他因素,選擇棄你而去。雖然,你自己可能沒有犯什麼錯誤。只因,對方更要好的同學已經出現。雖無奈,但也挺現實。
沒錯,孩子是需要一些人與人互動的經驗值,這是一段必經的成長過程。主動找人、被動等待、相互協調、呼朋引伴、展現優勢、隱藏劣勢、修正行為等,這些都是自然分組所帶來的積極正能量。
只是,在班上,終究會有一些小朋友,在人際關係及社會互動上,傾向於相對弱勢,而一直苦於被冷落、被拒絕、被排擠。在這種情勢下,自然分組卻成了一股不可承受之重。每到這關鍵時刻,總是讓孩子壓力籠罩心頭,久久揮之不去。
這時,自然分組對弱勢的孩子,多少是一種折騰,甚至於如同羅馬競技場般的殘酷。
我們是需要敏感及同理孩子這些感受。同時,營造孩子被接納的情境。我想,這是第一線老師可以舉手之勞,順勢而為的。先讓孩子有機會透過強迫分組,例如依學號1至5號一組,6至10號一組,依此類推。或採隨機抽籤,下好離手的分組模式。
先讓孩子免於陷入那股總是落單,一個人的尷尬氛圍。先讓孩子鬆一口氣,在進入分組門檻這件事情上,讓孩子有機會與同組小朋友共事的機會。
有伴,有歸屬。對於相對弱勢的小朋友,這將是在教室裡的一股安心作用。
Photo:William Wootton, CC Licensed.
* 本篇文章同步刊登在【親子天下嚴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