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品格教育:從細微的態度開始改變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媽媽,你聯絡簿簽名了沒?」
「嗯,你數學習作還沒拿給我檢查,我怎麼簽名?」「唉呦,你先簽就對了嗎?很囉唆哩,我要整理書包啦!我想睡覺了。」
「什麼先簽?你沒寫我怎麼簽?寫作業是你的責任哩,更何況我得為我自己簽名不是嗎?」
「你很煩ㄟ,習作沒帶回來啦!不簽就算了,真囉嗦。」小芸索性把聯絡簿收了起來。
「ㄟ,小芸,我聯絡簿還沒簽名哩!」
「拜託,是你不簽名的,還怪我?反正有簽、沒簽都無所謂,到時候老師問,就說『媽媽忘記簽名就好了』。」
「什麼?你自己數學習作沒帶回,還把責任推給我?」
「拜託,你就先簽名啦!數學習作明天早自習到學校再來補不就好了,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媽媽被小芸的回應給愣住了。特別是她對於數學習作沒帶回寫,一副無所謂、沒關係、你拿我沒辦法的態度,讓媽媽一時感到招架不住。無奈地,只好先在聯絡簿上,簽了名。只是心裡面一直感到不踏實,總是覺得做錯了什麼?或少做了什麼?

這時,只見小芸一派輕鬆地收拾好書包。大搖大擺往房間裡走去,準備睡覺。

媽媽對於自己的妥協,感到有些自責,心想「自己似乎是讓小芸養成對責任無所謂的背後推手,影舞者。」

「如果孩子從小就是這一副無所謂的態度,那麼長大之後……」,單單想到這一點,小芸媽的心就涼了一半。「現在孩子們的品格教育會這麼薄弱,或許都是從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開始,慢慢累積,而讓孩子對於該盡的責任逐漸鬆動,甚至於崩盤。」

「對自己負責」媽媽心中頓時浮現出這個堅定的想法。「不管其他家庭裡的爸媽是如何簽聯絡簿,至少在家裡,我要讓小芸知道,簽名這看似每個晚上需要進行的例行公事,卻代表著一種對自我的負責。」她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了。

媽媽決定在小芸睡著前,要她把聯絡簿再拿出來。同時,在上面註明「老師您好,數學習作未帶回,69-71頁未寫,明天早自習補上。」

「你要幹嘛啦!唉呦,我想睡覺啦!」小芸顯得極度不耐煩,翻開聯絡簿看著
「唉呦,你寫這些幹嘛啦!我明天早自習補上不就好了嗎?很無聊耶,這也要寫。」

這回,媽媽試著沉住氣,語氣堅定地告訴著小芸「這是我該負的責任,既然我簽名,我就得充分地向自己負責。或許寫在上面的字,讓你感到不舒服。但是,很抱歉,這是你該面對及承擔的責任。」

「這道品格的防線一定要守住,讓孩子學習如何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清楚立界線,並徹底執行。讓品格教育,從日常生活中,細微的態度開始改變。」媽媽心裡如此想著。

* 本篇文章同步刊登在【親子天下嚴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