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回,只要過了禮拜天中午之後,孩子總是抱怨頭痛,頭暈,想吐,噁心,腸胃不適,咳個幾聲。這種現象到了晚上睡覺前,越來越明顯。孩子不斷地明示,暗示爸爸媽媽自己渾身不舒服,這也意味著隔天星期一上學,是否可以請假。
到了臨出門前,孩子的症狀越來越變本加厲,你可以感受到孩子整個人的不對勁。
帶著孩子就診,醫生檢查之後,卻發現沒有明顯的生理問題。
這時,爸媽陷入兩難。
強迫孩子回學校,孩子又開始抱怨身體不舒服。
讓孩子請假在家,孩子又樂此不疲,先前所抱怨的症狀消失殆盡。
爸媽很擔心這樣假請了又請,只要一到上學時間,孩子就一而再,再而三,不斷地出現身體抱怨。
醫生不時的強調這樣的反應,來自於孩子心因性的壓力,只是父母不清楚究竟又是什麼事情讓孩子如此這般。
孩子不願意說,孩子不想說,父母也很難釐清孩子在學校的壓力源。
不論是來自於和老師的關係,課業表現的壓力,與同儕相處,甚至於遭受到校園霸凌。
面對孩子拒學問題,建議爸媽在處理上,一步一步進行因應。
例如孩子既然他不舒服,請假在家,那就應該躺在床上,好好的休息。在家時間很長,並不表示在家裡,就可以享受使用3C的福利,也不等同於在客廳裡,可以跑來跑去。畢竟生病得要有生病的模樣。
如果要求孩子依然得上學,初期可以讓孩子二選一,例如待在輔導室或是回原班教室,待在圖書館或回原班教室。
當孩子選擇到輔導室或圖書館,而不願意回到原班教室,或許這當中有待釐清孩子在原班教室是否存在著壓力源。
能夠到學校當然是最好,至少人還在校園內的輔導室或圖書館。
有時在特定課程,可以請孩子回原教室上課,例如體育課,電腦課,美術課。
或是利用下課時間,讓平時有在相處往來的同學,可以來輔導室或圖書館找孩子。
這麼做的目的,是要進一步找出孩子抗拒上學的壓力來源。
當孩子在班上遭受同儕不當的對待,欺負,霸凌,在這些問題並沒有獲得改善之前,如果我們強迫孩子非得回原班上課不可,這時孩子將承受巨大的壓力,很容易出現激烈的情緒,甚至於歇斯底里。
試著找出拒學真正的關鍵點,壓力源,以進行有效因應與處理,好讓孩子的拒學問題能夠有所解套。
Photo:pcess609, CC Licensed.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