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大多數家中患有注意力缺陷問題的學齡兒童父母來說,陪孩子寫功課往往是彼此一場惡性循環的夢魘。當班上同學一小時能完成的作業量,對他來說一拖延可能就五、六個小時,且不見得有完結篇,直到午夜鐘聲響起,睡神可能已悄悄來叩門。此時,一場未完成但明天又將再發生的 "時間與作業" 拔河賽又將登場。


  • 幾點建議提供給您做為陪孩子書寫功課的參考:
  1. 優先同理孩子的心情。是否回家後馬上要求孩子打開書包,拿出作業寫功課,在此優先建議您嘗試同理他的心情後再思考,這如同大人下班後是否須馬上打開公事包,繼續將未完成的工作做完一般。
  2. 找出孩子最佳寫作業的時間。也許您經常碰到如此的狀況,孩子告訴您 "媽媽,先讓我玩一玩再來寫功課"。
  3. 除非先前的經驗告訴您,孩子玩一玩後能注意力順利轉換到寫作業這件事,否則您可能須思考他所想要做的活動是否容易讓他在注意力切換上出現困難(玩玩後,寫作業的心就回不來了)。
  4. 試著從日常生活中觀察或與孩子一起討論,並從先前的經驗中整理出最適合的寫作業時間,每一個孩子多少都有屬於他的時間點。
  5. 寫功課前,試著先讓孩子預估每項作業的書寫時間(如果他對時間有概念的話),並讓孩子決定作業書寫的順序,例如國語、數學、自然等。
  6. 功課是否須一次寫完,這須要視孩子的情況及能力來決定。避免一股腦地將所有的作業本攤在桌子上要求孩子馬上通通寫完,任自己可能也受不了這種壓力與負擔。
  7. 父母是否須在旁陪寫,可從該作業內容孩子是否能獨立完成做為考量。
  8. 如果孩子可獨立完成,此時建議您可以選擇離開孩子的視線,去做自己的事情,但千萬別在一旁打開電視機(除非關掉聲音),以訓練屬於孩子自己的專注力(而非您在旁所叮嚀出的注意力)。
  9. 如果孩子無法獨立完成,須您在旁陪寫時,建議您千萬別拿著橡皮擦或立可白在旁蓄勢待發,準備隨時發現錯誤隨時塗改。如此將容易破壞孩子持續性注意力(不斷被您干擾,雖然您可能認為一有錯誤就必須馬上更正),及造成寫功課上的挫折感及低落動機。
  10. 建議您可先在一旁觀察孩子的書寫狀況,如果發現內容有錯誤,建議您先讓孩子書寫到一段落且略微休息後,再找一個時間點與孩子進行討論及更正。
  11. 如果您發現孩子在書寫作業上,錯誤量真得是太多,則建議您在當下先與孩子一同進行學習上的互動、討論,先不馬上放手讓孩子獨立進行寫作業。
  12. 如果孩子真得受限於注意力缺陷問題,而長期陷於功課寫不完的泥沼上,建議您嘗試與學校的資源班老師及導師溝通、討論,思考是否須在功課上進行減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