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希望孩子打架!
但對孩子來說,在成長過程中,不管是自願的,或被迫的。不管是自己發起的,或無奈得接招的。無論孩子打贏了,或打輸了。打架,似乎成為成長的一段必經過程?!
打架這件事,不全然是孩子的專利。
事實上,你會發現大人只是透過合理化的方式來解釋。
當然,孩子如果動手打人,這時難免得挨父母一頓打。
同樣是打人(或打小孩),大人總是作為問題解決的方式。但孩子啊!很抱歉,這卻不是你可以模仿、使用的?!
面對孩子打架,從幼兒園、國小、國中、高中⋯⋯,無論是父母或老師總是愛問「你為什麼要打架?」
說真的,這麼問,總是在暗示孩子,只要找到一個理由,說了出來,不管大人認不認同,孩子就覺得自己沒事了,不須承擔任何的後果與代價。
無論你問誰(大人與孩子都一樣),往往都歸咎給別人,「誰叫他,誰叫他,誰叫他⋯⋯」你不覺得這句話,人人朗朗上口。事出必有因,反正千錯萬錯都是別人錯。說完了,自己全身而退。
與其讓孩子將問題歸咎別人,改問問孩子「你在做什麼?」讓每個人說說自己,先別扯到別人。
孩子得覺察自己的行為舉止,在乎在意的行為後果,並且思考除了打架之外的問題解決方式。
提醒自己打架只是選項之一,同時很容易伴隨負作用,為自己帶來麻煩。
對有些孩子來說,打架是一種刷存在感,我打,故我在。至少我兩人互打,或多人連線。我寧可被打,或打了對方,也不要像無形的空氣一般,讓教室裡的同學們無視於自己的存在。
有時,打架這件事情也很微妙,打著打著,打到後來發現彼此竟變成玩伴,典型的不打不相識。但這麼說,並不是變相鼓勵孩子打架。
拋一個問題給各位想一想。當今天孩子被打了,到底要不要叫孩子還手回去?加倍奉還,十倍奉還?
如果孩子被打,他也很自然的打回去,先不要急著告訴孩子,這個行為是不對的。
在那當下,也許孩子是基於自我的保護,也許這個打回去,嚇阻了對方下次不敢再動手(前提是別造成對方傷害啊!)
打架終究是問題解決的方式之一,但我們決不希望變成唯一。至於問題解決如何產生?就讓親子之間腦力激盪催化出好方法,並且將想出來的方法,刻意、反覆的演練,直到自己熟練。
Photo:Victoria Borodinova, CC Licensed.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