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總是父母與孩子爭執、拉扯的關鍵。

時間花在哪裡?用在哪裡?耗多少時間?享受多少時間?你的時間?我的時間?誰的時間?爭論不休。

一切只因為孩子遇見3C。

在許多演講的現場與心理諮商的場合,我總是會接觸到一些表情憔悴、無奈與不知所措的爸媽,憂心地問「怎麼辦?我的孩子成天不是在滑手機,就是在線上遊戲裡。」

我可以想像,當父母眼睜睜地盯著牆上的時鐘。一分一秒地,時間慢慢地流逝。但是孩子依然守著螢幕不放,你卻一、點、都、無、能、為、力。

面對孩子沉迷在3C上,卻使不上力,這種感覺讓父母很是挫折。

但孩子與3C的關係發展,不該是這樣開始的。請想想,手機、平板、電腦、電視、網路等3C產品可都是從無到有,也都是自己辛勤工作所換來的。但怎麼最後卻演變成孩子長時間花在這上頭,而且喚也喚不回?

到底孩子該花多少時間在3C上?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人與人之間,最為公平的就是我們一天都是24個小時。再來的差別,就在於彼此如何使用這24小時,扣掉基本的睡眠之後的時間。

腦袋瓜最清醒的時間,究竟該如何來運用?我們總認為,孩子是需要多花一點時間在課業上。說真的,愈這麼想,愈事與願違。孩子就偏不依你。

你認為他該好好看書。但他卻索性趁腦袋清醒好好上網打怪,或和好友私訊密來密去。

許多親子衝突,往往在於孩子花了太多的時間與心思在3C的使用上。這一點,很容易就踩到父母所能夠忍受的極限。時間到底該如何約定,彼此承諾?

時間,到底該花在那裡?

設定合理時間。對於孩子來說,網路無限暢飲、吃到飽,當然是最好。但現實上,爸媽絕不該如此放任。特別是對於國小及學齡前的孩子來說,你要管控使用3C時間,某種程度上來說,還容易一些。

當然,面對這些年幼的孩子,爸媽擺不平的也大有人在。

就一次使用的合理時間來說,你預估是多久?孩子呢?父母一定得要有底線。以我自己來說,每回以不超過25分鐘為原則。這是我無論如何都要守住的防線。

召開「時間」研討會,和孩子談時間。或者說,透過孩子喜愛3C這件事,一起和孩子聊時間的運用。科技的創新,真的是需要我們有智慧地來使用他。而不是,倒過來成為被3C束縛的對象。

讓孩子思考,他需要花多少的時間在3C遊戲上。時間寶貴,所以就得用在刀口上。這一切,爸媽一定得和孩子計較。雖然,孩子沒有時間成本的概念。看時間如流水,不值錢。但時間流逝了,就是回不來了。你當然必須為他好好精、打、細、算。

 



Photo:Delphine Devos, CC Licensed.
* 本篇文章同步刊登在【親子天下嚴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