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做錯事不承認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是誰忘了關水龍頭?」媽媽在浴室裡大聲咆哮著。

客廳裡,兩兄妹鴉雀無聲。

「哥哥,是不是你忘了關?」媽媽走出浴室,哥哥猛搖頭。「妹妹,是不是你?」媽媽一轉頭,妹妹直揮手「不是我!不是我!」

「嗯,那見鬼了!不是哥哥,也不是妹妹,那難道會是我?」(難道這是初老的症狀)

「說,到底是誰忘了關?」沒有人回應。媽媽叉著腰,臭臉指數破表。「好,很好,你們兩個都不承認是不是?」媽媽伴著怒氣的視線橫掃過兄妹倆。哥哥猛吞著口水,妹妹臉色瞬時轉白。嗯,驚嚇指數彼此飆高。

「你們兩個仔細聽好,是誰忘了關水龍頭就承認。說實話,我不會生氣。哥哥是不是你忘了關水龍頭?」(我的媽啊!你說話語氣很嚇人哩,誰敢承認)媽媽使盡全力把帶有魚尾紋的雙眼,將表面積撐到最大。左手插著腰,右手食指指向哥哥。(嗯,一看就知道是你,妹妹可乖的很)

「我再說一次,我現在一點都不生氣,是不是你忘了關水龍頭?」媽媽加碼對準哥哥。(不生氣才怪!任誰都看得出來)

哥哥的小腦袋瓜裡,成本效益評估系統自動啟動。承認/否認,否認/承認,不斷交錯。嗯,他必須依照過去的經驗法則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決定。(系統顯示:否認!否認!否認!)

「不是我!」(嗯,說出這句話是需要一些勇氣)「我剛才沒有進浴室洗手」(右手本能地往褲子一抹)「真的不是你?」(顯然媽媽已經鎖定我)

「不是我!我剛才沒有進浴室洗手」(hold住,hold住,說話要一致,態度要堅定)「真的不是你?」(我的媽啊!不要再咄咄逼人了)「不是我!我剛才沒有進浴室洗手」(嗯,這招好用,連說三次,只要設定重複播放,這回應該可以挺得過去)

嗯,依目前雙方過招狀況,媽媽對哥哥似乎是49比51略遜一籌喲。
那麼就打掉,重練吧!嗯,重新尋找逆轉點。(唉呦,不是母子要拚個你死我活啦!只是自己做錯事就承認嘛)

情緒歸零,一切退回原點。

沒錯,現在全台水情吃緊,當你發現孩子忘了關掉水龍頭,讓自來水白白的直流,的確是很容易讓人皺眉、心疼。(無論是水,或水費)但畢竟,已流去的自來水已經無情地不回頭了。嗯,皺眉,水也喚不回。更何況是對孩子生氣呢?(唉呦,沒罵一罵,孩子怎麼會乖?下次水龍頭怎麼會關?)

罵如果有效,這一切大概都不是問題。

讓自己浮躁、易怒的情緒先歸零吧!(謎之音:難道要吃龜苓膏?)

嗯,淡定、淡定、淡定,先來杯不加糖的淡定紅茶吧!保持淡定,會讓自己的思緒清晰些。這是想要順利澄清問題(到底是誰忘了關水龍頭?)、解決問題(做錯事就承認、將再犯的機率下降)所必須維持的情緒狀態。

別忘了,易怒總是礙事。我知道孩子的否認,總是踩到你的生氣底線。(做錯事,就應該承認嘛!)但或許我們回頭想想,假如試著嘗試調整親子的互動方式,多少也比較容易誘發孩子願意坦然承認的態度。(嗯,要讓水流的有代價嘛!)

不要直接對號入座「是不是你忘了關水龍頭?」縱使哥哥忘了關,但如此直接質疑的拋出問題,是很容易讓孩子本能地豎起「不是我!」的強力盾牌。

微笑,讓自己淺淺地微笑。(這怎麼可能?水在流耶!)「剛剛洗手的人過來一下喲」(輕聲細語、輕聲細語,不要讓孩子覺得有人做錯事)「忘記關的人,請幫忙關一下吧!」或許,你的話一說完,哥哥可能帶著不好意思,趨前將水龍頭關上。嗯,在關上的那一剎那,答案就揭曉囉。

別忘了,我們的咆哮,總是吹起孩子的否認。

對於孩子的錯,試著輕鬆對待吧!(水情吃緊,關緊水流頭,請多多自我提醒)

* 本篇文章同步刊登在【親子天下嚴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