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走過高潮迭起的青春期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最近,剛追完十集的日劇,《我們做了個炸彈》(僕たちがやりました)。

中,讓我們看見一群凡下高中的學生,在屢次遭受附近矢波高中學生的欺負、霸淩下。原先只是為了想要給對方一點開玩笑式的教訓,利用塑膠炸彈嚇嚇對方,結果卻不經意地,嚷成大禍,造成十個人死亡與眾多人的受傷。

這些學生的生命被迫改變了,讓原本想要自然過個普通生活的高中生,得面臨這突如其來的殘酷人生。

如同,這突如其來的大爆炸,卻也炸開了青春期孩子不為人知的心理歷程。青少年孩子的心裡到底在想什麼?無論劇中,無論現實裡,無論你身旁的孩子,我相信這是許多為人父母以及老師的普遍疑慮。

然而,我們真的曾經想要去了解這群孩子嗎?

在香港電影《大師兄》(Big Brother)裡,劇中,德智中學6B的幾位學生主角,與家人之間,長期存在著不被了解,距離與隔閡,衝突與茫然。這時,由甄子丹所飾演的大師兄,班主任,陳俠老師,試著以接納、同理的態度,在瞭解這群青春生命的細節與感受,而懂得如何與他們相處以及對話,走進了青少年的生命世界,並引導這些孩子找到屬於自己人生的意義。

在這裡,讓我們看見了,想要了解青少年孩子的動機。

從影像,切回閱讀。這回,讓我遇見了這一本,彭菊仙的作品《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看懂孩子省話、衝動、敏感背後的祕密》。書中,非常寫實的,描述了家有青春期孩子的親子互動模式。非常喜歡,菊仙的文筆,很貼切,很真實,很立體,很有畫面的,形容了這群我們自認熟悉,卻是陌生的青春期孩子。

在親子關係這齣大戲裡,與青春期孩子的互動,不時高潮迭起,劇情總是充滿張力。當下,通常也是進廣告,或敬請期待下期收看的時刻。

閱讀《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看懂孩子省話、衝動、敏感背後的祕密》,總是讓我們讀一讀之後,就得需要進廣告,試著暫停一下,讓自己沈澱浮動的情緒,以及好好思索接下來該如何的因應。但也令人迫不及待地,想要繼續閱讀本關於青少年之書。

書中,除了作者分享與家中三位大男孩的親身教養經驗之外,更有詳實的心理學相關研究、理論與實證,在理論與實務的相互交錯下,讓讀者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更加容易理解青春期孩子們的情緒行為背後,所要傳達的訊息,以及父母如何更清楚掌握,陪伴孩子的生存方式。

透過這本書的閱讀,讓我們心裡面多了釋懷,原來眼前這些從熟悉到陌生的青春期孩子,盡是如此的景況。原來每一個青春期家庭的父母,所遭遇的狀況竟是如此相似,令人有所共鳴。

被需要的感覺,對許多父母來說是非常窩心,溫暖的事情。而書中,這一段「父母的最高境界:退化到不再被孩子需要。巧妙地將能力轉移到青少年身上,讓他們承擔自己的責任。」讀起來,讓人眼睛一亮。瞬時,讓親子之間混沌的關係,變得清明許多。青春期的孩子,強調想要做自己,在閱讀這本書,也讓我們為人父母,終於也找到做自己的模式。

最近,自己正在追這一部《3A從此刻起,大家都是我的人質》(3A -今から皆さんは、人質です-)日劇。劇裡,魁皇高中3A班導師柊一颯,綁架了全班29位同學,來讓他們正視疑似遭網路霸凌而自殺身亡的景山澪奈事件。透過一次又一次,扣人心弦的劇情,柊一颯老師藉由機會教育,不時提醒這群高中生Let's think,並且「不要只看事物的表面,要正視它的本質。」讓學生們學習對自己的行為,他人的人生負責,而成為自己生命中的主人。

上面這段話,也適合運用在我們面對眼前青少年的行為、情緒與互動關係。而在菊仙《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看懂孩子省話、衝動、敏感背後的祕密》這本作品裡,也讓我們見識到,不要只看青少年的表面,要正視青少年的本質,親子關係的本質。

家裡只有一個孩子的你,應該閱讀《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看懂孩子省話、衝動、敏感背後的祕密》這本書。兩個孩子的你,更需要看。三個以上孩子的你,那就更不用說了,你的書架上,一定需要擺上一本,慢慢練功。對於在班上,動不動就得面臨一群二、三十位青春期孩子的國小高年級、國中以及高中職老師們。《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看懂孩子省話、衝動、敏感背後的祕密》這本書,更是瞭解青春期孩子的最佳入門作品。陪伴孩子走過高潮迭起的青春期,這本書推薦給您。 


《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看懂孩子省話、衝動、敏感背後的祕密》

作者:彭菊仙天下文化出版。

書封與購書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316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