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孩子容易卡住,特別是在情緒激動的時候。想像一下,當遇到孩子的腳被腳踏車的支架或輪胎卡住的時候。當下孩子一定是痛得嚎啕大哭、哇哇大叫。

同樣,面對孩子情緒的卡住也是相同的道理。沒錯,當孩子的腳被車輪或支架卡住了,我們會急、我們會慌、我們會驚慌失措、手忙腳亂。但你也很清楚知道,這樣子的反應對於解決孩子問題,讓他的腳順利地脫離,卻於事無補。

卡住了,當然不能硬扳。這時,我們需要的是冷靜,同時試著安撫或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在問題解決之前,或許你會說說故事、和他聊聊天,讓孩子的注意力從腳上的痛覺轉移。

同樣的,面對孩子情緒卡住了,我們的激動情緒、過度反應也很容易像是提著汽油,拿著打火機來到火場想滅火一樣。只會讓孩子的狀況更加的惡化。

孩子的情緒卡住了,怎麼辦?安撫的方式,每個孩子不盡相同。有時孩子需要你抱抱他,有時孩子需要你聽他說說話,或把話題帶開、轉移話題。有些孩子你可以拿起他喜歡的東西轉移。

當然,在這過程中,反映孩子的心情,說出他的感受,讓孩子覺得眼前的爸媽其實了解我的心情、接納我的心情。甚至於,爸爸媽媽會陪伴在一旁,讓我面對我的壞心情。

有時,孩子卡住了,很容易無理取鬧。當然,這樣子的反應往往讓大人不能接受。但是有些孩子也是情非得已,或假戲真做,或許他也不想要如此。但是情緒的負擔背不動了,自己也很難去把情緒的負擔拿下來。

當孩子情緒卡住了,這也正考驗著我們是否對眼前的孩子有所瞭解。我們可以把時間點從卡住的時候往前推,仔細的回想在這之前,孩子究竟遇到了什麼樣的事情,出現了什麼樣的狀況、或許解套的鑰匙還掛在上面。

究竟孩子會不會莫名其妙的卡住?其實,與其說莫名其妙,倒不如說我們在當下還沒有辦法真正的掌握造成孩子情緒卡住的狀況。當孩子情緒卡住了,也是一次一次又一次讓我們來了解孩子的機會,重新、調整、改變彼此的親子關係。


 

Photo:Shawn Campbell, CC Licensed.
* 本篇文章同步刊登在【親子天下嚴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