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認為自閉兒,他可以理解的程度,一定遠超過他可以表達的部分。

我常常強調一件事:與其我們把他當外星人,倒不如把他看成是外國人。縱使我們接受他是外星人。但畢竟我們還是自認為是地球人。因此,我們並不會想要去學習外星人講的話。

但當你在外面遇到一個外國人來跟你講話、來跟你問路。當然,你眼前的外國人嘰哩咕嚕講了一大堆你聽不懂的語言。這時,你並不會抱怨他不會講中文,反而自己會懊惱以前在大學時的第二語言為什麼沒有學好。

但可以預想的是,你會試著想要猜眼前這位外國人,他到底想要傳達、想要講的是什麼意思。甚至於,你會試著以讓他能懂得的方式,例如比手劃腳讓他知道。

這裡,牽扯到一件事情:你有動機想要跟眼前的外國人互動。你有動機想要了解外國人,同時讓他了解你所要傳達的訊息。

但是面對外星人,面對自閉兒,你似乎發現這樣子的動機相對顯得薄弱。許多時候,我們總認為這些孩子他們又聽不懂,他們又不會有反應。我跟他講這麼多,他到底懂得多少?

但是,回過頭來想,當你面對眼前一個七個月大的孩子,同樣的,他也只是對著你笑,他也沒有辦法立刻用語言來回饋給你。但你會發現,自己面對七個月大的孩子,其實會滔滔不絕地講了許多。因為,你相信他一定聽得懂,而且你會越說越豐富,越說越起勁。

但是為什麼對於自閉兒,我們卻少了這份相信?少了這份動機?我們常常容易畫地自限認為自閉兒他們就是不懂啊!跟他們講這麼多,不就是浪費時間嗎?但說真的,當你不吝於和自閉兒溝通,不吝於和他們說說話,其實他們就更少了一個機會去理解周圍的人事物。

當然你知道和自閉兒說話、溝通其實是一道很大的挑戰門檻。這挑戰著我們的耐性,挑戰著我的動機,挑戰了我們的互動技巧,也挑戰著我們到底想不想要了解眼前這些孩子。

多和他們說說話。我依然相信他們的理解會比他們可以表達來的豐富許多。或許,今天我們的為難之處,就在於如何能夠找到一條隧道,能夠開啟我們對於自閉兒的了解。

但讓我們來了解他,相對會比較容易。勝過於要讓自閉兒來了解我們。主動靠近自閉兒,和他們說說話。請撇開我們的成見,撇開我們對自閉兒的限制。試著多以他們能夠理解的方式,和他們聊聊天。

我想,除了語言之外。你的非語言所傳遞的訊息:你的眼神、你的表情、你的肢體動作、還有你的微笑等都足以讓這些孩子能夠感受到、接受到你的友善。

讓我們多和自閉兒說說話。




Photo:Melissa Wiese, CC Licensed.
* 本篇文章同步刊登在【親子天下嚴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