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是否發現自己對孩子好表現的保存期限通常較短,鼓勵、讚美一番後可能隔天就消失、淡忘。相對地,孩子不理想的表現(例如考試不及格)則常常被放著防腐劑,不時被父母三不五時就提及(你再不努力一點,小心像上學期一樣不及格)。迫使孩子對自己的注意力及能力印象常常停留在這些較差的表現上,進而對自己的能力懷疑、失去信心。


  • 以下幾點建議提供予您參考,協助孩子發現自己的好。
  1. 將孩子好的表現視覺化,例如平時可將他所完成的任何拼圖、堆疊的城堡積木、著色或繪畫的圖紙、完成的評量、溜直排輪的模樣等一一以數位相機拍下再列印輸出,貼在孩子的房間、遊戲室或家中醒目的牆壁上。
  2. 平時可與孩子逐一閱覽牆上這些他所完成的任何事物,讓他逐漸累積自己 "有能力的感覺",從中不斷肯定自己努力與表現,並對自己產生好的感覺。
  3. 當讚美孩子時,建議以具體的人、事、時、地、物回應孩子,例如 "你好棒,睡覺前能把地墊上的積木都收回整理箱裡"。
  4. 與孩子一起進行 "發現優點比賽",家中如有兄弟姊妹時,讓孩子彼此腦力激盪找出對方的具體優點並向對方說出來。讓孩子學習嘗試看到對方的優點,及練習將注意力專注在較為正面的事物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