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媽媽我都沒有朋友,都沒有人和我玩,沒有人想要和我說話,每個人都討厭我,看到我就走開。」

 

當父母聽到孩子說了這些話,內心裡總是感到心疼,卻也無奈,不知該如何是好,安慰孩子嗎?

 

說真的,孩子到了學校,安親班或社區裡。如果沒有玩伴,那麼心中的感受,無論是傷心,難過,無奈,沮喪,生氣,憤怒,將牢牢的把孩子困住了。

 

有些孩子甚至於不想去學校,不願意上安親班,或整天就想待在家裡,足不出戶,也不願意到樓下中庭玩。

 

面對孩子抱怨沒有朋友,請先全然的接納孩子的感受。先不要批判,指責或糾正,這最是忌諱。

 

當我們對著孩子說,「誰叫你,講話那麼直,讓人家覺得不舒服。誰叫你,那麼衝動,老是不遵守遊戲規則。誰叫你,成績不好一點,難怪讓人家不願和你同一組。誰叫你,誰叫你,誰叫你……」

 

「誰叫你」這些話對孩子來說,不僅沒有幫助,甚至於更將孩子推向痛苦的深淵,而不願意再和父母談起任何的事情,而將心門牢牢的鎖住。

 

孩子的主觀感受很是自然。

 

我們也可以回到過往,自己的求學經驗,或許就比較容易感同身受,眼前孩子在人際需求不被滿足的情況下,所陷入的困境,以及所衍生的複雜情緒。

 

或許,你心中有所疑惑,是否是自己孩子存在了一些問題,而讓其他的小朋友感到討厭,而不願意和孩子成為朋友。

 

你心裡也可能在想,也許孩子把自己的情緒、行為、學習表現做一些調整,這時同學們願意結交成為朋友的意願就會高一些。

 

我們希望孩子有所改變,但這時的優先順序,真的不在於馬上要讓孩子覺察自己的行為,哪些需要糾正。

 

沒錯,改變很重要,是關鍵。

 

但此刻,當孩子來跟我們訴苦沒有朋友的情況下,暫時先不要去觸及這個議題。

 

在接納孩子的情緒,同理孩子的感受之下,我們可以來問問孩子,希望爸媽能夠為他做什麼?怎麼做?或一起和孩子腦力激盪,先從身旁的同學中,選定哪一、兩位同學,先試試自己如何來交往?

 

和孩子想想看,我們可以怎麼做。或許,當中孩子可能也主動提到,他自己可以調整哪些事,例如在一旁專心聽別人說話,如果有意見先舉手,等待對方的回應。或是聊一些同學感到興趣的話題,或主動詢問對方是否需要幫忙。

 

人際的互動很是複雜,很難一廂情願的認定,然而對孩子來說,人際卻是生活中,學習裡,無時無刻得面對接觸的事情。更何況,孩子也亟需人際關係的需求。

 

試試看,讓我們一起和孩子來多些朋友吧。


 

PhotoVictoria Borodinova, CC License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