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目的:提昇自己對於孩子各成長階段的敏感性,為孩子留下各成長階段的影像記錄,及日後回憶與瀏覽孩子成長記錄時能立即判斷孩子當時影像的生理年齡。
- 適用對象:家中有學齡前嬰幼兒,年齡範圍從出生後至六歲前。
- 所須工具:數位相機、電腦、照片撥放軟體。
- 現象:許多家有新生兒父母,在寶貝嬰兒階段您會不時拿起數位相機為他/她的成長過程留下記錄,且在剛出生那一段時間照相的頻率相當高,之後隨孩子年齡的發展,照相頻率開始降低,且兩次照相的時間間隔開始拉長。這時,隨著時間繼續往前推移,不知不覺中,您寶貝的數位照片的數量、檔案及容量,在家中電腦的硬碟、隨身碟或光碟儲存中將迅速累積。
- 問題:當您寶貝的數位照片愈來愈多,檔案愈來愈大時,假如當時您在拍攝照片後未做好檔名處理及整理,這時您在翻看照片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挫折感-來自於自己記憶提取困難的挫折,這張照片是寶貝幾歲?幾個月?
- 理由:由於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特別是嬰幼兒階段,有著許多重要的發展領域在進行,無論是認知、語言、粗動作、細動作、社會情緒、感覺知覺或生活自理能力等。
- 當自己能習慣性為孩子在每個月留下記錄,此時多少也能提醒自己必須時時刻刻留意孩子的發展指標是否順利、停滯或落後,以讓自己隨時保持敏感性。
- 建議1:拍完照片後建議以當天日期做為檔名儲存,例如,當您家中寶貝生日為96年1月1日,如果今天(97年10月10日)您為他照相,此時數位照片檔名建議儲存為971010xxx(後xxx為流水編號)。
- 當日後您再看到此照片時,只要進行簡單減法算術,您即可馬上轉換到孩子的生理年齡(例如1歲9個月)。
- 建議2:當您孩子生日仍為96年1月1日,除平時您想拍就拍外,此時,特別建議您在每月1日為家中寶貝留下影像記錄。如果您寶貝生日為1月18日,則為每月18日拍照。
- 這部份的目的在於結構式地為孩子留下每個階段的影像記錄(例如1歲9個月、1歲10個月、1歲11個月,依此類推)。
- 補充:當然,如果您對於一般嬰幼兒孩子的發展指標不熟悉,建議您,網路書店或實體書店有許多這一類型,關於不同年齡發展的書籍,例如新手父母出版的『新生父母的1歲孩子』『新生父母的2歲孩子』『新生父母的3歲孩子』『新生父母的4歲孩子』『新生父母的5歲孩子』『新生父母的6歲孩子』等可放在手邊做為參考。
- 如果您家中習慣以數位錄影的方式為寶貝留下成長記錄,每月階段性的拍攝同樣可以適用。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