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場親子講座的現場,我很自然的會走向幾個特定的孩子,看著他說話,舉例,進行角色扮演,示範,有時問孩子,請他發表意見,說說自己的看法。

 

這時,我往往會發現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應。

 

其中有的孩子板著臉。你可以感受到他的無奈,厭惡,反感,甚至於帶著生氣與憤怒。不時撇開著眼睛,不願意回答問題。或是手不時抓媽媽的大腿、衣角,口中不時喃喃自語,「媽媽我要回家,我不想要在這裡,我要出去。那個老師是不是討厭我?是不是覺得我不專心,不然他為什麼都不跟別的孩子說,都一直在對著我講。」

 

你發現,這孩子對於我的互動,做了一種全面否定的解讀。

 

但對另外一個孩子,這時你看到他,帶著微笑,眼睛炯炯有神的看著你,甚至於你有問,他有答,你聽見他對著媽媽說,「老師是不是認為我很有能力,表現的很好,反應很快,我可以當老師的小助手。不然,你看他都不會問別的小朋友,只有問我。」

 

這孩子對於我的互動做了一個合理的解釋,正面的解讀,也因此讓他在參與這場講座、活動,充滿了愉悅的心情和自我的肯定。

 

你可以感受到他在講座現場專注投入,甚至於演講結束後,彼此還會自拍合照留念。

 

我常常在想,我做的事情都是同一件事情,但卻發現兩個孩子的反應完全不一樣。

 

到這裡,你應該注意到一件非常關鍵的事,一件事情的發生,對於兩個人產生不同的反應,主要的關鍵就在於孩子們的想法如何來解釋。

 

你是否有注意到,自己的孩子平時在解讀事情上,是否容易傾向於解釋對自己不利的狀態,容易讓注意力聚焦在負面的訊息上。

 

當想法總是這樣的運作,我們就很容易看到孩子伴隨著負面的情緒,例如生氣,厭惡,討厭,煩躁等。接著就會看到負向的行為模式,例如畏縮,逃避,或攻擊行為。

 

我們是否有想過孩子為什麼會這麼解釋?

 

請仔細的覺察,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與孩子的對話是否充滿著否定,批評,指責,謾駡,糾正,抱怨。

 

假如我們總是這麼說,這麼做,那麼我們就可以預期在孩子的腦海裡,想法中,在解讀事情上,就會充滿了這些否定。

 

你希望孩子這樣嗎?我相信,你並不想。那就讓我們試著覺察自己對孩子說話的內容開始留意吧。

 

Photomohamed Abdelgaffar, CC License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