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孩子怎麼生氣,你才不會生氣?」這句話,這些年,幾乎三天兩頭,在我的演講中,就不時的會再出現一次。

 

為什麼這個自我提醒的觀念,我要像個嘮叨的歐吉桑,一而再,再而三的反覆提醒著?

 

因為,我發現一件殘酷的事實,就是每回在演講現場,提及這件事,詢問現場的聽眾們,真的真的發現,當場舉手表示自己與孩子之間有這份默契(孩子怎麼生氣,你才不會生氣?)的爸媽或老師等,真的真的好少好少。

 

這意味著什麼?是否這麼多年來,我們和孩子之間都沒有建立起,彼此可以接受的生氣表達方式,孩子沒有被教導可以如何適切的情緒表達。

 

既然孩子長期以來沒有被教導,那麼很自然的,孩子旋即選擇以最原始的方式來回應。無論是動手、尖叫、哭鬧、辱罵三字經、摔東西,甩門等表達他的憤怒情緒。

 

我經常提醒孩子與家長們一件事,生氣很自然,因此我們不會去否定孩子的生氣情緒,不會要求他,「你不要生氣」,來壓抑、否定孩子的主觀感受。

 

重要的是,孩子該如何表達他的生氣情緒,而不會為自己帶來麻煩。例如動手導致他人受傷,破壞物品造成損毀。而違反校規,或違反法律。

 

每回在社會新聞上,看見人與人之間,因為一些紛爭,例如車子差點相撞,結果其中一方或彼此拿起球棍、安全帽、鎖頭大打出手。

 

當這些事,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我直覺的想,是否這些人從小都沒有被引導,可以如何表達自己的生氣情緒,而不會為自己帶來麻煩?(互告傷害是很麻煩的)

 

車子差點相撞,面對路上的三寶或冒失鬼,在衝突的那當下,是很容易誘發當事人的生氣、不爽情緒。如同前面提到的,這些情緒很自然。

 

但是,關鍵就在於這個「但是」。如果我們不希望他們做出這些動手、傷人的舉動,那麼又期待他們怎麼做呢?

 

如果孩子在平時不加以練習,刻意練習,如何適當的表達生氣與憤怒情緒,那麼你又如何期待他們不動手呢?

 

如同我常提及的,我們家大人、小孩這十幾年來的情緒表達方式,主要就是兩種:一是在家裡,在外面,大人小孩生氣會選擇不說話。

 

二是在家裡,大人小孩生氣都會進房間,門可以關,可以鎖,就是不能甩門。

 

為什麼可以鎖?因為備用鑰匙在客廳,安全。甩門當然不允許,當甩門成為習慣,對於孩子未來進入職場,當然是一種傷害。

 

閱讀到這裡,是否有提醒到你呢?

 

我常半開玩笑的說,演講的保存期限通常都不到24小時。

 

期待這篇文章可以久一點。

 

希望你能有所行動,一起與孩子找出彼此的默契(孩子怎麼生氣,你才不會生氣?),祝福你與孩子。


 

PhotoAndrea Piacquadio, CC License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