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 電影《琴鍵飛揚》(Shooting Star)(2015)
當孩子擁有音樂的天賦才華,理應是父母所樂見,而放手讓孩子琴鍵飛揚,任意翱翔。在音樂展演的舞臺上,讓琴藝悠揚流瀉。
但不幸的是,有些人的生命卻不是如此演出。
電影總是反映著現實人生,而人生卻也像一部又一部寫實的劇情片。
南非電影《琴鍵飛揚》(Shooting Star)(2015),一部關於夢想浮現,毀滅,圓夢的電影。一部關於父子關係,家庭會傷人的電影。一部關於寬恕與原諒的電影。
15歲音樂天才,少年菲力浦・舒曼(Phillip Schuman),擁有對鋼琴的興趣、熱情與天賦。然而,面對爸爸反對,媽媽支持,究竟會碰撞出什麼樣的鋼琴人生?
當父親或美其名以「我是為你好,不讓你受傷」,自認站在保護孩子的立場,要他揚棄理想,回歸現實的殘酷,或走上我們為他所鋪好的路途。
當家裡,不准再有任何鋼琴的聲音,以及出現相關樂譜物品。是何其殘忍,孩子的夢想,天賦與才華,就如此被淹沒,被破壞殆盡。
面對孩子的音樂才華及眾人欽羨的眼光,當父親懷著病態的嫉妒,嚴拒孩子展現擁有的天賦。阻擋、壓抑與摧毀了孩子的美好夢想。面對內心裡,洋溢擋不住的天賦,與親情的威脅拉扯,究竟孩子該何去何從?
這不只是劇中主角少年菲力浦・舒曼的困境,我想也是許多擁有天賦,卻不符合父母期待,孩子的苦痛。
當孩子具備了音樂或其他天賦,我們該以怎樣的角色來陪伴孩子?
我們總是合理認為,自己相對孩子來說,走過了許多人生的經驗道路,看盡與體驗了無數的人生現實冷暖。當然,也許也存在著自己未竟的生命課題。例如自己的無法圓夢。
我們需要思考一件事情,對於孩子的未來,我們父母是否給予了過度的介入?無論是強迫孩子接受父母的安排,或是讓孩子放棄他的最愛,或父母自己無法完成,孩子也別有所成就。孩子成為了父母的複製品、替代品。
我們無法取代孩子的人生,孩子也不需要依照我們所規劃的路徑來行走。我們可以做的是,陪伴孩子面對自己的生涯定向。必要時,適時提供建議參考。但人生的夢想,依然是由孩子來決定。
南非 電影《琴鍵飛揚》(Shooting Star)(2015)
延伸電影閱讀:印度電影《隱藏的大明星》(Secret Superstar)(2017)
(圖片來源:IMDb)
* 本篇文章同步刊登在【親子天下嚴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