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和亞斯伯格症(AS)孩子到底是否是死對頭?這一點我們可以從這兩類孩子的身心特質來做一個瞭解。

ADHD孩子的熱情旁人無法擋,這當中有著孩子衝動控制的匱乏。也因為專注力的問題,連帶的孩子對於周遭人事物的自我覺察能力相對就弱了許多。

簡單來說,當ADHD孩子去捉弄了AS孩子,或是以自己的方式來去找AS。這時很容易忽略AS的反應與感受,以及最關鍵的,踩了AS孩子的情緒地雷。

沒有覺察,少了覺察,當然自我控制就很難充分的發揮,在人際的互動上就很容易產生衝突與摩擦。

AS孩子是非常不喜歡,在沒有經過自己的允許下,別人任意的來碰觸自己,管自己,要求自己,指責自己,更何況是和自己吵架,或動手動腳。

無奈的是,在教室裡,在輔導室,在資源班,在團體中,往往ADHD孩子遇見AS孩子機率是蠻高的。

消極一點的來說,這兩類孩子能夠迴避,也不失是一種選擇。

但積極的來看,如何讓這兩類孩子能夠和好的相處,看見彼此的優勢能力,迷人特質與那閃亮亮的亮點,讓問題一勞永逸,我想這更是重要。

我們先來想想,是要讓ADHD來找 AS,還是讓AS主動來找ADHD,當然你可能在想這當中有什麼差異嗎?會的,誰主動,誰就能決定接下來的互動模式,到底往哪個方向走。

這當中 ADHDAS相對容易,但是要AS來找ADHD,除非ADHD本身他所具備的興趣能力,剛好和AS的孩子交集在一起。對AS孩子來說,當彼此屬於同溫層,有彼此的話題,這時關係的建立,相對的就可以很快的提升。

其實與ADHD孩子相處,你會發現有些孩子嘴巴蠻甜的(或許你有意見,他們不總是不該說話的時候說話,說了不該說的話。)此時,我們可以引導這些孩子對AS說好話,具體的誇獎、讚美,這時也比較容易讓AS孩子心花怒放,展開雙臂來接受眼前的ADHD。說好話並非逢迎、拍馬屁,而是實際上針對對方的優點,具體的陳述出來。

針對兩個人的特質採取互補的方式,例如ADHD孩子的主動、熱情、天馬行空的想法,鬼點子很多,以及勇於挑戰事情的特質。另外AS孩子專注投入,堅持以及對特定事情具備豐富的知識與興趣。

分配不同的角色與任務給這兩類孩子,讓孩子們各自發揮自己的亮點,這時11,我相信不會小於2,至少會大於2。他們會拋開死對頭的魔咒,可以成為麻吉好朋友的。


Photogavinseim, CC License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