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運用 Google 圖片搜尋功能,輸入情緒關鍵詞(例如 smile, anger, sad 或微笑、生氣、傷心等),選擇適合孩子年齡的圖片/照片,無論是現實的、抽象的、擬人化、卡通的或動物等表情,讓孩子從中學習情緒表情的辨識。
  2. 例如選擇一張臉部表情反應傷心的圖片,此時運用滑鼠游標分別指向眼睛、眉毛、鼻子、嘴巴、臉頰等表情線索,讓孩子將注意力專注於這些五官特徵上,同時引導孩子嘗試形容出這些特徵。
  3. 或選擇一張臉部表情開心的圖片,運用開放式問句詢問孩子該圖片所反應的情緒是什麼,及為什麼會有這樣子的情緒等。
  4. 有時可運用 YouTube 短片搜尋,同樣輸入情緒關鍵詞,選擇您認為適合孩子學習的短片做為教材,透過動態撥放、暫停及反覆等方式,讓孩子學習情緒辨識。
  5. 運用 DVD 影片片段做為訓練教材,不須一次從頭到尾看完,每次可選擇3-5分鐘段落做練習。選擇容易操作的DVD撥放軟體或DVD撥放機,適時善用快轉、倒帶、暫停、重複鍵等功能進行練習。
  6. 例如在您所要訓練的段落或內容上停格,引導孩子辨識影片中角色的臉部表情、身體姿勢、行動反應、說話時所使用的語氣、音調、音量及字眼等,練習外在線索的察覺及辨識。
  7. 當然,除運用上述網路及多媒體做為訓練教材外,最後終將回歸到日常生活情境中,讓孩子在實際經驗中學習如何判斷周遭他人的情緒反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