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你不要把冬冬吵起來,他已經睡著了,明天校外教學他還要早起。」
「校外教學……」對於爸爸來說,突然間,竟然對於眼前已經熟睡的孩子感到越來越陌生。
心中很是矛盾以及掙扎,巴不得把孩子吵起來,和他聊一聊,聽聽看孩子對校外教學的期待,最近對什麼事情感興趣,甚至於他的煩惱。
只是,這樣的念頭,只能想著想著,自己是不至於把孩子吵起來。否則太太賞了白眼,自己也不知該如何是好。
「老公,你不要把冬冬吵起來,他已經睡著了,明天校外教學他還要早起。」
「校外教學……」對於爸爸來說,突然間,竟然對於眼前已經熟睡的孩子感到越來越陌生。
心中很是矛盾以及掙扎,巴不得把孩子吵起來,和他聊一聊,聽聽看孩子對校外教學的期待,最近對什麼事情感興趣,甚至於他的煩惱。
只是,這樣的念頭,只能想著想著,自己是不至於把孩子吵起來。否則太太賞了白眼,自己也不知該如何是好。
「你決定好了嗎?你這次班親會是要參加我的?還是弟弟的?我再給你最後一次考慮的時間。」姐姐說完,兩眼瞪視著媽媽。
媽媽感到有些為難,因為對於患有自閉症的弟弟來說,和老師之間,班親會是除了在IEP之外,另外一個溝通管道。
媽媽也想要知道,班上的同學回家之後,是如何反應弟弟在教室裡的狀況,同時也想了解家長是如何的看待自閉症孩子。
「我再給你一次機會,算了,你去弟弟的班親會好了,反正你什麼事情都以弟弟為主。」姐姐話說的很酸,但也充滿著無奈。
說真的,當爸媽因為阿元的成績沒有起色,決定開始限制他使用手機,以及剝奪每個禮拜的零用錢。對阿元來說,反正,也無所謂了。
其實,阿元在課業上,並不是沒有努力,而是總覺得自己的努力、付出、辛苦,眼前的爸媽實在是沒有任何想要瞭解的動機,而只是想知道最後的成績。分數,決定了一切。
阿元過去一次次想要和爸媽說明自己的課業狀況,發現不說還好,愈說和爸媽的衝突愈多,關係愈加惡劣。
現在索性不說,甚至於考完試,考卷也不帶回,成績也不想登錄在聯絡簿上,免得為自己帶來麻煩。當然,也因此被老師糾正了好多次。
但是你要說阿元他不努力、不認真嗎?其實也並非如此。只是孩子心裡面有很多的委屈,很多都不解,只是在這個家裡面完全沒有辦法和爸媽對話。
除非,分數有了起色。
對阿元來說,自己有覺察到和爸媽之間的親子衝突不斷,關鍵在於自己的成績一直沒有好轉的跡象。阿元也注意到到爸媽並沒有想要調整彼此的關係,只是一味的比較,自己的成績怎麼總是不如人。
對爸媽來講,總是認為繳了錢,讓你補習,買了教材,你就應該自然而然交出好成績。
但誰不想要有好成績?只是阿元心裡納悶著,努力追求好成績,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期待?滿足父母的虛榮心?還是對自己的將來著想?阿元有許多的疑惑,不知為誰而戰?不知為何而戰?
演講中,我常舉個例子,當你買了雞蛋糕回家,「弟弟來吃雞蛋糕,熱騰騰的,媽媽幫你吹吹。」「姐姐,把這個塑膠袋那去丟,紙袋拿去回收。」「為什麼弟弟吃雞蛋糕,我卻要做回收?」「你做就對了,還囉嗦。」「弟弟,這雞蛋糕很好吃吧!媽媽下次再買給你。」聽到這,你可以想像姐姐那氣到傻眼的模樣。
面對孩子抱怨偏心、不公平,首先我們須對親子關係進行自我覺察,覺察自己在對待不同手足孩子之間,是否存在著不同的想法、情緒、反應與對待方式。
自我覺察這件事情,是需要很細膩,且主動的進行內省與觀察,同時針對有待改善的部分,進行必要的調整。
我們需要很細膩了解自己對待不同手足是否存在不一致,對於孩子的關注程度是否會有所不同。例如對於讀小學的姐姐,比較容易板著臉,總是多方要求。但是對於就讀幼兒園的弟弟,反而經常展現出笑容,容易輕易妥協。
請提醒自己,我們須正視孩子對於不公平的抱怨,特別是別忘了在乎孩子的感受。或許,你可能自認為已經非常公平。然而,孩子的感受非常真實,需要我們真誠看待。
然而,你也可能很納悶,真的有公平這件事的存在嗎?其實,每個孩子所在乎的公平不盡相同。我們可以仔細聆聽孩子,他所反映出來的不公平,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例如孩子總是抱怨「為什麼都是我在做?」、「為什麼你每次都只叫我?」這時,孩子至少反映出自己的內在感受。但你千萬不要回應,「你是姐姐啊!你比較大,比較懂事啊!」這對孩子來講,完全沒有說服力。
對於偏心這件事情,有時我反而比較擔心,孩子把對爸媽的不滿心結堆放在心裡面,不願意說出來。這種存放在心裡面的秘密,積壓久了之後,隨著時間流逝,在孩子的內心裡就很容易變質。
說真的,對於家中有兩個小孩以上的父母來說,要拿捏住公平的對待,維持均衡的關注,並不是那麼容易。我們很容易忽略了另一個手足的感受,特別是,我們正沉浸在孩子的好表現上。
「你們兩個不要再吵架了,有完沒完,每次都在那邊吵來吵去,哥哥你還在抓他!」
「活該,誰叫他讓人討厭,每次都沒經過我的同意,
「你們兩個到底在幹嘛!」媽媽用力把兩個人支開,
面對家中有兩個孩子以上的家庭,對於父母來說,
父母很無奈與無力的是,這樣的糾紛不知道講了多少次,
在做與不做,該不該管的情況下,爸媽往往不知如何是好?手足之間愛吵愛打,爸媽怎麼辦?
如何看待手足衝突?
首先,我們先來思考自己如何來看待手足之間的吵架以及打架。其實,兄弟姐妹之間的吵架很是自然。吵架,基本上,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在判斷孩子說話、溝通表達的能力。吵架不是不能吵,而在於孩子是否總是吵個不停,吵了之後,
「你到底怎麼搞的?考這什麼分數,還敢給我帶回來?爸媽花了多少錢讓你去補習,結果你竟然補成這種難堪的成績,你到底有沒有在努力?有沒有在讀書啊!」媽媽拿著一落落考卷在志堅眼前晃啊晃。
「其實,這次模擬考真的……」
「你不用跟我說,我根本不想聽,別給我老是找一大堆理由、藉口來解釋。」
「媽媽,你聽我把話說完嘛……」
「你不說,我都已經知道你要講什麼了。成天不看書?盡是把時間耗在手機上,你這樣以後怎麼跟人家競爭啊?枉費爸媽花了這麼多心思、時間、金錢。我看你,這輩子真的是沒有用了。」
「媽媽,我話都還沒講完耶,你為什麼就在那邊劈哩啪啦講一大堆?」
「有本事就拿出好成績來,別在這邊給我頂嘴。」
志堅決定不想再說了。
每回,當自己想要表達意見以及澄清一些想法,總是被媽媽覺得自己是在頂嘴、找理由,連聽都不聽,直接把話塘塞回去。志堅發現,眼前的媽媽,一點都不瞭解自己。當然,那忙於工作的爸爸,也是如此。
親子在同一個屋簷下,如果不溝通,那彼此又該如何來瞭解自己?更何況當孩子逐漸長大,到外地求學、工作,不在同的屋簷下,那麼又該如何維繫彼此的關係?
既然,談溝通,就表示當中需要有一個人表現出主動的動機。這當中,我非常強烈建議由父母扮演這個角色,讓孩子感受到我們想要瞭解他,認識他,想要聽聽看他的想法。同時,也分享一些我們對於他的看法與感受。
良性的溝通,將為彼此製造了一個互動的平臺,在這平臺上藉由一來一往,讓彼此能夠更加的熟悉。這裡特別強調的一來一往,絕對不是單向式的,我說,你就照著做。這種模式,美其名說是溝通,倒不如說這是一種命令,為人父母一切說了算。在這種模式底下,我們完全跳脫對於孩子的瞭解,我們只是執著於自己所認定,孩子需要依照我們的模式,無論是在他的學業表現,行為舉止以及日常生活習慣等。
父母總是有自己的一套標準與期待,要求孩子得需要按照規定來。這麼做,很難說,好或不好。也許,對於學齡前以及小學低年級,正值他律階段的孩子來說,是非常需要我們大人明確的規範,以及對於他們行為進行微調與修正。
只是隨著孩子年齡慢慢長大,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表達,我們是否繼續採取武斷的模式,在這裡我持保留態度。畢竟,孩子有話說,孩子也想要讓你清楚他的一些想法。我比較顧慮的是,我們會不會失去了耐性,會不會也把自己想要理解的門窗關上。
在這種情形下,彼此無法對話,無法聯繫。親子關係的兩端,不是保持疏離,就是衝突不斷,而讓彼此的關係越來越疏遠。
親子溝通也是一種父母嘗試示範自己對待事情的看法,以及表達的方式。當我們能夠適當的表露出,我們溝通的企圖、意願與態度,釋放出溝通的善意。這時,我們也在示範一種良性的互動模式給孩子,以作為未來孩子在校園裡,在工作上,在生活中,與人互動的一種參考。
讓我們先拋開自己的成見與執著,對於親子關係,對於孩子的表現,不見得非得如何不可。有時我們過於執著的態度,反而讓自己陷入自尋煩惱的狀態。我們不斷拿著一把尺,不斷的衡量孩子的表現,讓我們對於孩子的注意力,一直陷入孩子的表現與我們期待之間的落差。
每一回過度強調這樣的落差,不外乎也一直回饋給孩子,你就是如此的不堪,如此的不能,如此的必須要再加強。這時,你可以想像為什麼孩子沒有任何想要與我們談話的動機。這些負面的評價,任何誰也受不了,被如此的對待,親子溝通也就卡關了。
「既然,我管不著你,那乾脆就交由學校來管,我看你乾脆去住校算了。由學校來管理,這樣我們的衝突也減少,大家相安無事。」
無論,這是一句氣話,或是父母真的有如此的想法。類似的對話,在許多的家庭層出不窮。
當然,對於住校這件事,有時,常是我們父母一廂情願的看法。親子關係中,當我們和孩子之間出現了衝突。我們卻選擇了一種眼不見為淨,保持遠距離的對待方式。
沒錯,當親子關係出現衝突,短暫維持適度的距離,讓彼此冷靜,情緒緩和下來,這在親子互動上,是經常被提起的一種做法。
給彼此一段時間,來緩和情緒。但這是指在家裡,也許這個晚上,這一兩天,讓我們暫時保持彼此的冷靜。但這並不等同於,面對親子關係的衝突,乾脆讓孩子遠離我們的視線。
陪伴孩子走過高潮迭起的青春期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最近,剛追完十集的日劇,《我們做了個炸彈》(僕たちがやりました)。
劇中,讓我們看見一群凡下高中的學生,在屢次遭受附近矢波高中學生的欺負、霸淩下。原先只是為了想要給對方一點開玩笑式的教訓,利用塑膠炸彈嚇嚇對方,結果卻不經意地,嚷成大禍,造成十個人死亡與眾多人的受傷。
這些學生的生命被迫改變了,讓原本想要自然過個普通生活的高中生,得面臨這突如其來的殘酷人生。
如同,這突如其來的大爆炸,卻也炸開了青春期孩子不為人知的心理歷程。青少年孩子的心裡到底在想什麼?無論劇中,無論現實裡,無論你身旁的孩子,我相信這是許多為人父母以及老師的普遍疑慮。
然而,我們真的曾經想要去了解這群孩子嗎?
在香港電影《大師兄》(Big Brother)裡,劇中,德智中學6B的幾位學生主角,與家人之間,長期存在著不被了解,距離與隔閡,衝突與茫然。這時,由甄子丹所飾演的大師兄,班主任,陳俠老師,試著以接納、同理的態度,在瞭解這群青春生命的細節與感受,而懂得如何與他們相處以及對話,走進了青少年的生命世界,並引導這些孩子找到屬於自己人生的意義。
在這裡,讓我們看見了,想要了解青少年孩子的動機。
從影像,切回閱讀。這回,讓我遇見了這一本,彭菊仙的作品《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看懂孩子省話、衝動、敏感背後的祕密》。書中,非常寫實的,描述了家有青春期孩子的親子互動模式。非常喜歡,菊仙的文筆,很貼切,很真實,很立體,很有畫面的,形容了這群我們自認熟悉,卻是陌生的青春期孩子。
約莫半年多前,某一天,突然驚覺自己的體重,來到人生有史以來,最重的數字,69。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自己總是很合理化的認為,人到中年,身體代謝自然就會變差。因此,很理所當然就接受自己的體重不斷的增加。有了圓圓的臉蛋,雙下巴,有了鮪魚肚與我同行。再加上身旁和自己年齡差不多的朋友們,也彼此笑著自己胖胖的模樣,這時更理所當然深信這一種自然的狀態。雖不滿意,但似乎也沒有什麼想要改變的動機。
只是,日子一天一天過,隱隱約約發現自己為何才走幾層樓梯,走幾段路,跑幾下,就氣喘呼呼,雙腳沒什麼力氣。容易累,容易倦,容易疲憊。沒錯,一種很令人討厭的感覺油然而生。我開始發現這體重的增加,對自己帶來的不舒服。
另外一種刺激,來自於當發現眼前比你年長的60歲,70歲,80歲的長輩們,卻能健步如飛,維持輕盈體態,擁有充沛與飽滿的活力。這時,我開始思考「當我50歲是這個模樣,那60歲呢? 70歲呢?」很抱歉,我不敢再想像下去80歲以後會是什麼模樣。
難道我的人生下半場,生活品質就得如此眼睜睜的看著他每下愈況嗎?當然,以我的個性,我是絕對無法接受,看見自己如此的沉淪、敗壞自己的身體。
有了覺察,一定得需要啟動執行力。否則我們只是眼睜睜的看著問題依然的存在,甚至於更加惡化。
「為什麼孩子回家,不願意跟我們說話?」在演講過程中,我經常拋出這句話。這時,底下的聽眾,總是面面相覷,一時不知道該如何回應。有些父母或許心想「才才剛下班,好不容易把家務剛做完,耳根能夠維持清靜,不是很好嗎?更何況,孩子一天上學、補習回來,也累了。有事的話,孩子是會開口的。」
但實務上,常常發現事與願違。當孩子在學校、日常生活中,出了一些事。最後知道的,可別是最親近的父母。我一直在想,孩子不願意跟父母說。是否在於爸媽本身也缺乏主動和孩子分享、表露自己的生活、想法,內在情緒等等。
爸媽不說,當然孩子也沒有機會看到父母的示範,進而仿傚。久而久之,當孩子內心也的確有事的話。他也不知道該向誰說,不知道說什麼,不知道怎麼說。
或許有些父母會有不同的意見,「心理師,我其實非常的努力,想要和孩子溝通。但是我每次只要一問他,他就敷衍我,不是說沒事,很好,或乾脆什麼都不說。」
當然孩子這麼回答,我大概也可以推測父母的問話,不外乎「今天在學校過得好不好?今天在學校乖不乖?今天在學校有沒有發生什麼事情?」爸媽是表達出善意和主動關心。但我們卻忘了一件事情:在和孩子的對話過程中,其實我們只是不斷地拋出問題,想要孩子來回答。同時,你問的可能都是很籠統的問題。當我們這麼問,很自然的,孩子就只好那樣回答。
在這裡,我們必須隨時得提醒自己,當自己只是不斷的透過問孩子,想要來瞭解來孩子的所思所想。然而,我們卻忽略了,在這種不斷的被追問的過程中,其實是很容易讓孩子產生反感、厭惡、抗拒,甚至於置之不理。
「那該怎麼辦?」爸媽一時也陷入了不知所措的狀態。先別再問,先讓自己練習主動與孩子分享,說說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或者工作事務上,自己的所思所想。但請只是分享,先別給予進一步的要求與期待。孩子並不愛聽道理,除非你把道理埋藏在你的分享故事當中。
當爸媽說了,當爸媽聊了,孩子也慢慢發現,原來有些話題,在這個家庭裡,是可以對話的。這時,孩子願意開口的動機自然就被啟動了。
另外,我們也需要留意,有些孩子選擇不說。有時來自於我們沒有耐性,把孩子的話聽完。有時我們在尚未瞭解孩子真正的情況下,就直接給了評斷。先讓自己練習傾聽,先讓自己練習分享。我相信爸媽的努力,孩子一定可以敏感覺察到。而有那麼一天,孩子願意主動和你說說話。
孩子擁抱夢想,無論這些夢想多天馬行空、實際與否,卻是一種驅動著孩子的內心往前跨步的動力。
然而,就深怕父母、老師以自己的標準,來判定孩子的夢想是否成立,是否符合自己的期待。這種大人主觀經驗的判斷與個人喜好,卻也忽略了孩子個人的想法與感受。
夢,是孩子的。想,是孩子主動的。行動,是孩子願意的。
然而,當我們主觀認定這些夢想是不值得的,事實上,也直接阻隔了自己和孩子之間對話的機會。
當父母希望孩子按照我們所認定的方向努力,以達到我們所期待,對他們所規劃的未來。但很抱歉,這是孩子自己的人生,我們沒有任何的權限能夠加以複製,要求他們和自己一樣,或讓他來完成自己未竟的事物。
當我們對於孩子的夢想不給予支持,認為孩子浪費了許多的時間、心力,在這些無謂的事情上。我們如此武斷的認定,終究令孩子無法接受。我們並不知道他對於夢想的解釋與初衷。同時,對於想要完成夢想所進行的計畫與行動。
對於孩子的夢想,請勿給予武斷的指責或批評。我們對於孩子夢想的不以為然,或許也反映了我們對於孩子夢想的內容,所需具備的知識與接觸是相當匱乏的。
每一個人都有做夢的權利與自由。同時,也在夢想的發展過程中,感受心情的雀躍、滿足、興奮。每一個人對於事物的看待、關注的程度、興趣、天賦和能力也不盡相同。因此,每一個孩子所建構的夢想也多彩繽紛。
請多聆聽孩子對於夢想的描述。在過程中,陪伴孩子一起對於未來實現這個夢想所需要的努力與付出,當中可能經驗的挫折與失落,以及實現夢想所帶來的美好結果。
特殊孩子的手足很容易在成長中被忽略。
這樣的忽略來自於特殊孩子在整個療育的過程中,是需要花費父母許多的時間、精力以及心血在他的身上。這時,落在手足的關注部分就顯得相對有限。
對孩子來說,當他眼睜睜地看著父母花了許多的心思在特殊手足身上。有些孩子會抱怨,為什麼爸媽如此的不公平?然而,這樣的反應對父母來說,有時容易認為孩子為什麼這麼不貼心、不懂事?他應該知道爸媽在這種情況下已經很疲倦、很疲憊、力不從心了。為什麼在這節骨眼上,還在跟特殊手足去吃醋、爭寵?
其實,孩子會抱怨都還是好事。至少讓我們有機會聽到手足他心裡面那迴盪已久的聲音。
我經常強調一件事:孩子不說,不等於孩子沒事。我比較擔心的是,有些孩子將心中委屈,選擇默默的承受。有些孩子為了不給父母多增添困擾,而將自己成長的困惑往心裡擱著、擺著、積壓著。然而,當心中的火山也按耐不住而噴發,這時也很容易讓父母感到傻眼,因為自己或許從來沒有想過眼前的手足怎麼會是一作火山呢?
我們總認為和孩子說話很是容易。但是,突然到了有一天,你真的也開口「問」了孩子,但卻發現他一句話也不說話,或者就那一句「不知道」就草草結束對話。
當然,有些父母會認為,孩子有事一定會說。不說,或許現在真的沒什麼事。我們也因此自顧自地安慰了起來。沒事,沒事,有事,孩子是會說的。
我們一廂情願地這麼認為,也因此很容易不知不覺中,時間就那麼地流逝過去。眼前的孩子漸漸成長,看似熟悉,但卻又說不出所以然來。沒事,沒事,有事,孩子是會說的。
但真的是如此嗎?我必須大聲地說:很、抱、歉、你、錯、了。
當孩子真的遇到事。無論是疑惑的事,惱人的事,說不出口的事,想要隱瞞的事。無論是感情、人際、課業、社團、未來、內心或者性事。他不見得會向我們說。
演講中,有位媽媽問了我一個問題,想知道自己的處理適不適當:「我的孩子想要買耳環,我跟她說你乖一點,我就買給你。」這個提問,讓我聯想到在親子對話中,我們很容易開啟一種:一句話,就了結的對話模式。
說真的,這樣的模式相當的可惜。
孩子每次拋出來的話,我們都可以視為是一種了解孩子的訊號彈。從這一句對話中,慢慢地,將話題不斷地擴大、延伸或深入。這樣對話的好處,將有助於我們可以更加了解孩子的想法與行為模式。
當然,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透過這樣的對話,以模仿與學習更多的語彙、詞句與表達方式。
就以上述為例。
話說,當孩子年紀還小的時候,只要我說要去哪裡,他們往往沒有第二句話,就如影隨形地跟著走。多少年下來,不禁也讓自己陶醉在這股「火車頭」的威風裡!
但是,隨著孩子年齡漸長,一股「不跟風」吹起,開始隱約在告訴自己:我、想、要、長、大、了。
猶記得,去年兒童節連續假期,當時就讀國小六年級的姐姐曾明確地告訴我:放假時,她想要跟同學到學校去練習大隊接力。意思也就是說,放假時,如果你們想要出去玩,你們就自己去吧!當時,姐姐還補充說:「這就當做是給我的兒童節禮物。」
掀開這禮物,讓我看到的是:爸爸放手吧!我有自己的選擇與安排,要出去玩就你們(爸媽和兩個弟弟)自己去玩吧!從、現、在、開、始、我、不、跟、了。
然而,在這之前,家裡幾乎都是親子團進團出。而那一次,自己明顯感受到,沒有姐姐一起去玩的綠色博覽會,心裡怎麼如此怪怪的。隔天,沒有姐姐在旁的七星潭海邊,似乎少了點什麼。但是,你發現,未出門同遊的姐姐,在學校裡跟同學們練習跑步,卻玩得不亦樂乎。
我愛電影,我愛劇情,我喜歡各式各樣人與人之間的故事。
我常常有一個想法:如果有些影片、偶像劇能夠和孩子一起在家中同步觀看,其實是親子雙贏、同樂的一種方式。
在我家,自己就是一個喜歡看「戲劇」的人。當孩子發現爸爸坐在螢幕前看影片、看偶像劇,其實他們也理所當然地同樣坐下來。看戲、看劇、看故事,何樂而不為呢?
我常常講3C本身不壞,手機、平板、電視本身也不壞。很多事物不是全有全無,這些都是媒介。重點在於你和孩子選擇哪些節目、觀看哪些內容。
在觀影的過程中,別掃興,不需要給予孩子太多的說教或大道理。除非他主動問起你。
紅利點數的累積總是相當吸引人,你可以想像在不斷累積信用卡刷卡所產生的紅利點數,總是讓你對於即將兌換,琳瑯滿目的物品產生無限遐想,對於物質的欲望不斷地被放大、再放大。當然,這也讓我們不知不覺繼續產生刷卡的動力。
這一點,換成我們與孩子之間對於行為與表現之間的約定,也產生了類似的作用。紅利點數、行為契約,在某種程度上,對於孩子的表現多少發揮了它的效果。
只要你做到什麼,表現符合爸媽的期待,我就幫你蓋章、積點,或直接進行獎品的兌換。但是,如果你沒有做到或表現不好,很抱歉你的紅利點數就會被扣抵。甚至於,直接取消、限制你的權利或物品。
然而,這裡我想要提醒的是:在親子關係之間,我們是否存在了太多的「條件」。這些條件,就像價目表、兌換清單或遊戲規則。
每天,我們似乎一直陷入這種「條件模式」中,樂此不疲或無法自拔。
「媽媽,你有答應我,今天我在學校如果乖乖的,老師蓋了章,回家就會讓我玩手機喲。」
在演講中,我經常分享著這一句話「再怎麼樣,我們都比孩子早出道二、三十年。」這句話,想要強調的是什麼?我要說的是,既然我們比孩子多了這麼多年的社會歷練,照—理—說,我們應該比孩子更加「成熟」面對眼前的問題。
但現實上,卻往往事與願違。當孩子鬧脾氣時,我們比他更生氣。當孩子不乖時,你選擇用「打」的來修理。不然,就是在孩子做了不該做的事,心情正處在上下震盪、不安的狀態。我們卻總是想要開啟「講道理」的模式——跳針、跳針、跳針、跳針,咚吱、咚吱、咚吱、咚吱。難怪,孩子被我們愈說愈氣,怪我們不懂得挑時辰、看臉色。
現在讓我們回到,面臨孩子情緒激動時(引爆原因,暫時不管),眼前可以有的選擇。
一、當下立即講道理。二、情緒傾巢而出罵下去。三、勤練手感打下去。四、保持冷靜、溫柔堅定。請先別預設立場,自我暗示「第四點,我怎麼可能做到?」
首先,假設一種狀況:前面這四種方式,都可以有效達到目的,例如讓孩子激動情緒緩和下來。這時,讓我們來開啟「成本計算模式」。算一算,在這一、二、三、四種的教養方式,哪一種所需消耗的能量最低?意思也是說,不至於讓自己筋疲力竭、氣得半死。
「Clark,你在做什麼?把手拿開,髒死了。真的是亂來,到底是誰教你的?」媽媽面有難色,略帶嫌惡地語氣對著剛洗完澡,包著浴巾,躺在床上,等待擦乾身體,但卻玩起自己生殖器的小兒子。
媽媽板著臉,正確地說,是羞紅著臉,眼神不自在地斜向另一邊。然而,這個反應卻讓三歲的Clark感到好玩、有趣。當然,掀開浴巾,手也不離小鳥繼續玩著。
「Clark,我要生氣了!愈說愈故意,把手拿開。」媽媽欲伸出手,但又遲疑了。「Clark把浴巾蓋起來,會感冒。」話一說完,媽媽神速地將浴巾把Clark包裹著。
說真的,媽媽心裡有些挫折,自己也不知道到底在尷尬什麼。心想「拜託,這我兒子哩,怎麼看他玩起小鳥,會讓我渾身不自在?」當然,媽媽知道這個答案被藏在內心深處,就好比那「地下100層樓的家」,是需要「一直一直往下挖」。
該如何是好?說真的,理性上來說,孩子玩弄生殖器是很自然的一件事,特別是小男孩在洗澡時,或洗完澡、換衣服時,更是常見。但對Clark媽媽來說,在心態上卻是極端地排斥,總認為這不是一個好的行為,是個壞習慣。